冬 恋

刘勇||青海

(一)

在我的记忆中

儿时的冬季

是那样的甘甜

是那样的温暖

曾记得母亲一过完春节

忙着给一家老小躁办当年冬月的服饰来

那个时候

国营百货商店里几乎看不到冬天的用品

母亲只好扯些布料拿回家来手工去缝制

我不知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

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我不知母亲在夏日的炎热里

流淌了多少次辛勤汗水

硬是赶在上冬之前

一件件棉衣、棉裤

一双双棉鞋、棉袜

整齐的摆放在炕沿上

那怕旧衣裳、旧裤子

也被拆洗得干干净净

或许

这就是母亲千针万线缝制出的深情厚义

或许

这就是母亲为儿女们准备出的过冬家当

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过冬的“装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每年还能添制几件、几双、几顶

时髦的风雪大衣、泥子长短大衣

尕棉猴、皮夹克、翻毛皮鞋、瓦泥皮鞋矿用胶鞋、毡靴、毡帽、皮帽、棉帽等

从头到脚

穿着这些服饰和鞋子

戴着这些毛绒绒帽子

就好似“冬天里的一把火”

时刻温暖着我们这一代人

(二)

在我的记忆中

儿时的冬季

是那样的火热

是那样的激情

一到冬天

大通北川河畔封冻结冰

滑冰的男娃、女娃们

早早就准备好了各自的用具

几块小木板拼成一个四方形

再钉上马簧、铁铅丝之类的

外加一副铁锥子

在广阔、明镜的冰面上滑来滑去

甭提有多高兴了

河的对面就是“神密”的黑刺滩

只有冬季里才能仰仗冰的机会过到那边

只见成片成片的黑刺树上

挂满了秋天恩赐与冬月黄灿灿的黑刺果

尝一颗啊酸掉牙

黑刺树丛里

野山鸡、野鸽子、野兔子

黑老鸦、黑喜鹊、山麻雀

比比皆是

这里成为孩子们的自由世界和开心乐园

(三)

在我的记忆中

儿时的冬季

是那样的幸福

是那样的激动

那个时候的冬天

一场大雪飘过后

至少一两个月内不会融化

大通矿区家家户户的铁皮烟筒里

冒着清一色的白烟

登高望远

好似一串串冰柱挂在天空中洁白明亮

记得每天早上一起床

母亲给我们兄弟姐妹

每人端来一碗白开水、一个馍馍

吃过早饭

兄弟姐妹围拢在火炉旁边说边笑

我们一同享受着

冬日趣闻、冬日愜意、冬日情怀

冬日暖阳、冬日幸福、冬日雪景

火炉上的小茶壶里

是母亲熬的伏茶水

里面放了许多调料

这是冬季祛寒的上等佳品

炉堂下烤了一些洋芋、甜菜根、胡萝卜

散发出来的味道真是鲜美极了

圆桌上放了一盘子青稞面做的小饼

这就是我们的晌午饭了

到了傍晚

是母亲做的杂粮面食

每个人能吃两三碗哩

那个时候的我们

是饱在了肚子里

更暖在了心坎里

深深感到

既温心又温暖,既开心又快乐

既安心又幸福,既舒心又美好

(四)

在我的记忆中

儿时的冬季

是那样的温存

是那样的依恋

可是——

遗憾只是不舍的情感

但是——

回忆才是永恒的记忆

儿时的冬季

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儿时的冬季

早已归根大自然了

回首往事

念念不忘,思思不断

回首冬季

生生不忘,恋恋不舍

愿——这样的记忆永不忘却

愿——这样的记忆永不消失

愿——这样的记忆永存心间

愿——这样的记忆永放光芒

2023年的冬天已悄无声息来到身边

带着冬的展望、冬的冰封、冬的雪飘

带着冬的银装、冬的俊俏、冬的暖阳

满怀深情向我们招手走来

让我们一起相约

共同享受这——

绚丽冬季带来的

水墨丹青和诗情画意吧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刘勇,男,蒙古族,生于1955年7月,青海省大通县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喜欢写作(摄影),热爱文学。工作期间,先后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各类作品2000余篇(幅),其中有近百篇作品在各项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大学本科毕业,高级政工师,省属国有煤炭企业专职党务工作者。2015年9月退休,现居住青海省西宁市。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