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记着是烧秸秆和稻草做饭烧炕,后来开始用媒了,但这是改革前就有了。那时农村的化肥是集体分配的平价买的,没见过买高价化肥的,谁敢卖,那是投机倒把,要抓起来的。农村生队的肥都是队里马舍里牲口粪存在马舍外发效,开春上地里。我在的地有电,但有时停电,家备有腊烛,晚上停电时用。大队有卫生所,简单的发烧感冒,在卫生所打个小针吃两片药基本就好了,大病上公社上城里医院。吃水吗,有大水井,大家公用,也有个家自己打的压水井,也很方便。至于上顾所吗,棍刮,但还是用纸的时候多,像家里学生用过的课本读过的书和报纸等,还真没用过土疙瘩。是,现在的生活好了,比以前,但,现在的好,正是从以前慢慢发展过来的。不是一下子突然改革就马上改的什么都有了。改革前,什么都没有,这头说改革了,立马电有了,卫生所大夫有了,化肥肥料有了,顾纸有了。大家寻思一下,可能吗?
举3个例子,看看40年前的中国农村是多么的物资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