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大棚铁皮石斛与食用菌套种技术

文|去我的月球谈心

编辑|去我的月球谈心


前言:

铁皮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一种药用植物,它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多古书都有它的记载。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铁皮石斛具有多种药理功效。

铁皮石斛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用植物,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采挖等因素的影响,其野生资源正处于濒危状态,市场供不应求。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有些地区把铁皮石斛和食用菌结合起来栽培养殖,在设施环境下实现了铁皮石斛的标准化生产。

在我国,浙江,福建,安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有较大规模的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在湖南省益阳市几乎是一片空白。

如能在益阳市乃至全国推广铁皮石斛的标准化种植,将会迅速占领当地市场,使农民增收。

一、铁皮石斛与食用菌立体栽培模式简介

铁皮石斛的生长条件和食用菌类似,只是对光照的要求略有不同。针对这一点,种植者可以利用移栽苗床进行栽培,这样既能保证其对阳光照射条件又能保证其通气性;在移栽育苗的遮荫下,可同时满足其对水份及少量散光线的需要。

移栽育苗床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既能促进其光合,又能促进其气根的产生,又能使其在移栽育苗床下生长。结果表明,在移栽育苗床下,食用菌代谢产生的CO2有助于铁皮石斛的光合作用,提高其生产效率。

食用菌在代谢的时候释放出来的热量可以提高周围的温度,从而达到了铁皮石斛需要的温度。

该立体栽培方式以大棚、自动喷灌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等设备为主,实现了对铁皮石斛和食用菌生长环境的智能化调控,采用松树皮、厚朴渣、樟树皮、食用菌菌糠等作为栽培底材。

通常,以灵芝为代表的中温菌类在4~8月在移动式育苗场培育,而以平菇为代表的低温菌类在9~12月培育。

二、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1、种苗选择

种苗来源。铁皮石斛是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引进的一种软脚石斛新品种,植株为匍匐型,茎基部细弱,中、上部肥大,茎不直。

由广东省鹤山市引种引进的铁皮石斛硬脚型品种,植株直立,基部结实,茎杆纤细,上中下三个部位差别不大,但在栽培上、中、下三个部位有一定的差异。经益阳县试验,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引种的“软足”品种比鹤山市引种的“硬足”品种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苗龄选择。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多以驯化的组培幼苗为移栽对象。为了提高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成活率,需先在大棚中培养,然后再移栽。

短时间的驯化会导致幼苗生长不良,萌发新芽较弱,抗性较差;长期驯化会导致幼苗衰老,生长势减弱,植株过高,影响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经过一年左右的驯化,铁皮石斛幼苗生长良好。

种苗标准。该栽培品种应具有4~5条根,5~6片叶子,株高4~5厘米,胸径0.3厘米,健壮,无病虫害发生。

三、铁皮石斛栽培基质配制

铁皮石斛的培养基质必须具有丰富的有机质,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且不容易发生霉变。铁皮石斛温室栽培所需的基质配方、质量比和栽培方法为:

①m(泥炭)∶m(樟树皮)∶m(刨花)=2∶4∶4,栽于花盆;②m(厚朴渣)∶m(松树皮)=3∶7,栽于苗床;③m(迷迭香药渣)∶m(樟树皮)∶m(食用菌菌糠)=2∶5∶3,栽于苗床;④100%松树皮,栽于苗床;⑤m(厚朴渣)∶m(松树皮)=3∶7,栽于花盆;⑥m(厚朴渣)∶m(松树皮)∶m(陶粒)=2∶4∶4,栽于花盆。

经过1年的驯化生长,不同栽培基质配方与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苗长势从强到弱依次为:

m(厚朴渣)∶m(松树皮)∶m(陶粒)=2∶4∶4(花盆)>m(厚朴渣)∶m(松树皮)=3∶7(花盆)>m(厚朴渣)∶m(松树皮)=3∶7(床栽)>100%松树皮(床栽)>m(泥炭)∶m(樟树皮)∶m(刨花)=2∶4∶4(花盆)>m(迷迭香药渣)∶m(樟树皮)∶m(食用菌菌糠)=2∶5∶3(床栽)。

1、铁皮石斛种苗繁育

由于铁皮石斛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发育不完全,传统的种苗培育方法存在时间长,死亡率高,产量低等问题。以铁皮石斛种子、茎尖和茎节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法,可有效解决铁皮石斛种苗来源的难题。

以8个成熟的果为试材。整个育苗的整个流程都在无菌室内超干净的工作台上进行。用刀将八成熟的种子剥离,并用灭菌滤纸袋包裹,于灭菌瓶内进行灭菌(75%乙醇灭菌30秒,0.1%汞碘灭菌3至4分钟)

再用无菌清水清洗约5遍,再把它放到灭菌的培养基中。经20 天左右萌发,在大棚中经扩繁、根系培育成可栽培的组培苗。

以小枝为试管苗,进行试管苗的移植。从温室内已经种植1年的铁皮石斛植物中,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首先将其叶子和膜质叶鞘去除,然后将其剪成1~2 cm左右带节的茎段,将其放入流液中洗涤干净,之后使用75%的酒精消毒30 s0.1%HgCI2消毒6 min

然后用无菌水清洗茎段5次,用无菌的滤纸吸干过多的水分,将茎段的两端分别切去0.2-0.3 cm然后放在无菌的初代培养基中,每个瓶子里大约插15根。

在进行30-50天的第一次培养后,节间长出1-2个嫩芽,然后通过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将其培养成为可供繁殖的组织培养苗。

2、组培驯化苗移栽

移植时间安排在春季(四月八日)和秋季(九月二十日)。进行移栽的方法有单株栽和丛栽两种,单株栽株行距为10 cm×8 cm,丛栽(一丛由2~4株)的株行距为10 cm×12 cm。移栽时去除老根,使其充分伸展开来,播种深2厘米。

不同品种的苗木应分别移栽。铁皮石斛的种苗,按照苗床的面积,每平方米要种上90株左右,也就是说,每667平方米要种上4万株以上的种苗。在移栽前,对铁皮石斛的伴生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经过1年的驯化培养,铁皮石斛在春栽和丛栽条件下生长良好。

3、栽培管理

铁皮石斛耐寒能力较差,最适合的生长环境就是阴凉、空气湿度相对较高,空气流动性较好,干净无污染的环境。多以考虑到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应当在恒湿恒温的大棚里种植,种植过程中需要在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控制。

铁皮石斛为亚热带草本植物,在18-28℃的温度下生长,大棚内的温度要符合它的生长要求夏天气温太高(超过45摄氏度),大棚里要加强通风,用开水帘降温,把大棚里的气温控制在45摄氏度以内。冬天采取适宜的保暖和保暖方法,使大棚气温始终维持在5摄氏度以上。

(2)水分控制

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的第三天,可以进行一次叶片浇水,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根据大棚中的水分情况,及时打开灌溉系统,保证大棚中的环境湿润,空气水分含量达到80%

在春栽铁皮石斛成活后的头一两个月,当气温升高的时候,应该多次开启棚内的喷灌系统,当培育环境的温度较高时,应当每1-2个小时就对其进行一次喷淋,从而保持基质的湿润,此时还需要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需要避免在正午的时候进行喷淋此操作。

在喷淋时,可以将肥料与水进行混合后进行喷淋,这样可以促进气根的生长发育。食用菌类的水分管理方式基本和铁皮石斛的方法一致。

在铁皮石斛移栽15天后,喷施0.1%硝酸钾作为叶面肥;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上,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施40-80千克的农家肥。

在十月中下旬,每667㎡每平方米施磷酸二氢钾20千克,配合叶面喷施;第二年春天,为了增加嫩芽的萌发率,喷施一种名为“HB101”活力素的生长调节剂。木生长情况667㎡施农家肥4080kg

冬季栽培的重点是在大棚中增加室内温度,预防石斛冻害。冬季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①在严寒来临之前,要做好抗寒锻炼,减少喷水次数,大约15天一次;

②在温室内盖上密封性能良好的棚室;

③夜间温度较低时,打开红外线灯泡加热;

④采用炭块升温法,在667㎡的基础上,一天3-5炭块,每炭块燃烧4小时,可使炭块升温2-4℃。

病虫害防治。铁皮石斛病害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大棚内的环境管理,加强通风换气,适当控制湿度和温度,同时使用生物技术来防治病害。

铁皮石斛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蜗牛、蛞蝓、蚜虫和斜纹夜蛾的危害。蚜虫、斜纹夜蛾常吸食铁皮石斛汁液,造成铁皮石斛营养不良,可采用60%茶皂素粉剂控制蚜虫,并用糖醋液诱杀斜纹夜蛾。

4、采收

铁皮石斛生长到1.5年以后,地上的枝条就可以收获了,通常的收获时间是十二月到第二年六月。此时植株的光合强度最小,活性成分含量最高。铁皮石斛茎经采收后,可制成铁皮石斛枫斗粉、超微粉等。

铁皮石斛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采收一般于4~6月份开花,通常于花苞开放后第二天采摘并晾干。

四、食用菌与石斛混种栽培技术

1、灵芝与铁皮石斛栽培

灵芝是一种好气性菌类,属于木腐菌,喜欢弱酸性的环境。菌丝子实体的生长条件是空气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温度在18-30℃之间,通风良好,有一定的散射光。灵芝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挖沟。灵芝属高温型,益阳市三月底、四月初均可接种,一般在适宜温度下40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期。

当菌棒成熟时,即可移栽到大棚移栽苗床下沟栽植。在移栽苗床下挖一条沟渠,沟渠的长度根据温室的长度而定,通常为80厘米宽,25厘米深。将苗床移至离地100厘米处。挖好沟渠后,在沟渠周围和沟渠底部喷洒多菌灵进行消毒。

摆菌棒。把菌棒摆放于沟内,菌棒需间隔3cm左右。

出菇前管理。出菇之前,大棚温度和地面温度分别为25-28℃和20-26℃,对菌丝体的形成有利;大气中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0%-90%,而土壤中的水分应维持在60%。

灵芝采收。在灵芝的子实体颜色变红变深,菌冠木化,并在菌冠上发现了灵芝孢子粉,就可以采摘了。

孢子粉采收。在灵芝白色生长圈消失,开始木栓化,菌盖增厚,为**收获时期。这时采集的孢子粉品质较好。在采集孢子粉前,必须先将菌棒周围的地面清扫一遍。

在经过清洁和整理后的地面上铺上接粉膜,然后在移栽苗床下面搭建一个密闭的小拱棚来收集孢子粉。只有在气温太高的时候,大棚才会打开,让空气流通。采收后,要及时烘干。

2、平菇与铁皮石斛栽培

9~11月份,用类似于灵芝种植的方式,将长成菌株的平菇菌袋置于移栽的铁皮石斛育苗床下。

该蘑菇的种植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它的种植特性是:“有地就能创收,在家就能致富”然而,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栽培费用,尤其是人工费用,已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

无净化车间液体菌种制作技术,可节省大量的净化车间投资成本,为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这种技术主要是在栽培料中适当地添加食用菌菌糠,菌糠中含有多种益生菌和活性酶,可以提高菌丝胞外酶的活性,从而加快菌丝体细胞分裂,提高分解基质的能力。

菌丝生长速度快,有很强的优势,杂菌孢子不能存活。该技术的应用,使平菇开放式接种成功率超过99.8%,可使规模生产的平菇防治成本降低10%,种植成本降低8%,抗病率提高10%。

2021年,在益阳市新桥河镇的新桥山村虎形山安置点旁,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现如今已经扩到了超过3000平方米。

其中就使用了自动化的机器扎口,这是一种单人高效接种技术,还有一种低温无酶杀菌技术,并开发了益阳市本地的特色原料配方(芦苇,稻草,莲子壳,木屑,竹屑,菜粕,***)。

将食用菌菌糠和上述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吹气式食用菌袋装设备进行袋装。其特点是:在灌装器中装有2个或更多的灌装器,并与灌装器中的排气管道相连;所述的一种袋筒,所述的袋筒在所述的筒内壁设置有一排空气排出口,并在上部打开以构成袋口。

在装袋入口的上面,沿着垂直的方向,设置了一个吹袋汽缸,它的活塞杆朝下,与吹袋管相连,在吹袋管的下面,是一个打开的吹袋口,在吹袋管的上面,与一个外面的风扇相连。

通过这种包装方式,可以使菌包更紧密,更可靠,更安全。

在包装完成之后,使用的是一台自动的打孔机器来进行打孔,之后经过了压力或者是常压的消毒,从包装到打孔,全部都是使用了自动化的机械装置,这样就可以保证包装环境中没有灰尘和无菌,使得接种成功率可以高达99.9%,并且可以彻底的杜绝杂菌的污染。

在移除经消毒过的种植袋前,应先对运输工具和人员进行清洗和消毒;在杀菌罐中,将袋温降低到70摄氏度时,即可抓紧时间出罐装袋,这个温度对菌袋仍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效果。

此外,当应用完全开放接种技术时,接种过程不必在封闭的疫苗接种箱内或接种室内,可以在一个比较开阔的空间内进行,并用特殊的注射枪进行接种。

先打孔,在打孔后,直接向孔中注入液体菌种,再用消毒过的报纸封好,通常需数人配合才能完成接种工作。接种时使用的管子,注射枪,打孔器等工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进入培养室后才能打开封口。

为了安全起见,最初进入管道的液体菌种,不能太多(大约200毫升),用来冲洗管道和疫苗枪。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少走动,轻缓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大而震动空气将粉尘带入。

要专注,准确,快速的输入菌种,快速的接种可以减少杂菌的感染率;在培养过程中,应适当增加菌种的数量和接种深度,使其迅速萌发,形成菌落优势,将环境隔离开来,从而有效地防止二次污染。

结语

运用自动化喷灌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通风系统等现代管理设备,以松树皮、厚朴渣、食用菌菌壳等作为主要的栽培基质,在温室或大棚内的移动苗床上,把食用菌种在其下,实行立体栽培。

不仅可以使耕地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使农户的收入得到增长。这种栽培方式可以在益阳市和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 参考文献】:

[1]周玉飞,康专苗,彭竹晶.珍稀濒危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4):1629-1635

[2]刘平安,朱鸿陈,辉珍.大球盖菇与铁皮石斛立体生态栽培技术[J].食用菌,2021(6) :52-53

[3]沈松,吴应华,施发兵,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21(3):36-37.

[4]谭道鹏,何芋岐,石斛类药材人工栽培发展概述[J]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0(6):791-795

[5]涂安君.铁皮石斛高效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23) :46-47

[6]姚蓉,高琴君,于勇,等.不同采收期铁皮石斛中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比较[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1(3):10-12

[7]蒋志琴,陆玉荣,加米拉· 肉孜,等.西部旱区灵芝轻简化栽培基质与出芝模式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17(10)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