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稻田里的这种杂草,以前是粮食,如今却一文不值,弃之可惜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受到纬度,降水,光照,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南北方农业种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北方以小麦为主,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杂草呢,几乎不分南北在我国所有的水稻田里都有出现过。在封建社会它还是农民粮食的一大来源呢。

封建社会,科学技术没有现在发达,粮食产量比较低,再加上当时社会的人口政策,粮食往往不够吃,而这种野草生命力顽强,繁殖快,产量高,农民们便把它作为粮食的补充,和别的食物掺在一起,避免了饿肚子。后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它慢慢退出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直到现在,它不仅不再是人们食用的粮食作物,反而成了令人厌恶的田间杂草,一文不值。

这种杂草就是稗子草,相信大家几乎在所有的水稻田里都有见过,稗子草和稻草长的非常的像,要想分清它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们长得样子基本上是一样的,可能就是那些稗子为了迷惑人们的眼睛,把自己装扮得和稻子一样.因为不好分清,很多人不知拔出了多少不应该拔的稻子,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稻子和稗子在小的时候不容易分清楚,待它长得稍微大了一点的时候就好区分了,因为它的胯裆里长的有毛,那些长毛的就是稗子,还有它的外观也是不一样的,时间长了就好分清了,就先看外观,再看胯裆,稗子的胯裆里长着细细的毛毛,有毛的就可以毫不犹豫的拔掉了。

老农告诉我们,稗子繁殖的特别的快,而且稗子还是吸收肥料的高手,生命力特别顽强。所以农民们会定期在稻田里播撒农药,专门除稗子,打不死的还要手动的拔除,如果不拔掉未成熟的稗子,到收成的时候这稻田就会变成稗子的天地了。老农还开玩笑的跟我们说,看稻田里稗子的多少,就能看出来一家人勤不勤快。勤快的农户家里的稻田一根稗子都看不到。而远远就能看到稗子在稻田里飘摇的那户农家一定是比较懒惰的。

其实稗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对是健康食品。不过可惜的是农户们全部都将它除掉了,只有在极少数地区,还有留着稗子做辅食或者用它酿酒。

本文仅为医学知识普及,若有需要,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或咨询。部分内容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私聊我删除,谢谢!

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天天开心!欢迎大家关注西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