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诗经》

咱们古代的读书人要做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大约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高考。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四书五经”。什么是“四书五经”呢?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本书。这9本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别看只学习这么点东西,考起来可是非常难的,有些人甚至考到90多岁都没有考上最低级别的秀才,更别说是进士了。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科举考试的考场】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其中的《诗经》。在咱们中国啊,如果一本书能够被叫做“经”,那就是不得了的了。像什么佛教的《金刚经》什么的咱们就不说了,你就看看《老子》这本书又叫《道德经》,《庄子》这本书又叫《南华经》就知道老子和庄子在道教里的地位了。所以,《诗经》在咱们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你也可以推断一下。

《诗经》是咱们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一共有305篇诗歌,所以他曾经有另一个名字就叫《诗三百》。这些诗歌都是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时候创作的,算起来至少也有2600年以上了,最古老的要有3200多年了。据说本来这些诗歌的数量要多得多,是咱们的孔子老先生删定的,就是说是孔子通过筛选删除了一些他认为不好的,剩下了这些诗歌。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因为据历史记载啊,孔子8岁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版本就和后来的一样了,孔子不是神仙,8岁不可能干这么伟大的事情。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你要问这些诗是谁写的呢?都是从哪里收集来的呢?告诉你啊,这些诗歌里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创作的民歌,有小部分是当时的官员们写的。当时啊,官府里有专门的人负责到民间去收集这些歌谣,这些人叫“采诗官”,收集好了后上报给朝廷,给国王看。但是这些采诗官数量有限,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不高,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朝廷有规定,六十岁以上的男的,五十岁以上的女的,如果没有子女养他们,朝廷就给他们养老,(比咱们现在先进多了啊!)发给他们衣服和食品,这些人作为回报,就要去收集民间的诗歌、歌谣上报给朝廷。

朝廷为什么要收集这些诗歌呢?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啊,你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啊,民间的诗歌也好,歌谣也好,最能够直接表现出老百姓的心声,能够让国王知道自己的政策是不是被老百姓接受,自己这个国王老百姓是不是喜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国王就自己改正错误。按照古人文雅的说法,就是“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说到民谣,遥远的你可能不理解,咱们看看现在的民谣,是不是体现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请神婆。

这短短的民谣,就可以看出来农村里农民贫穷,没钱看病的悲哀了。在古代,如果国王看到了这个,就会反省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大臣们也会提醒他。所以说诗歌的收集是很有用的。《诗经》里的很多诗歌,就是写的当时社会上的现实生活,所以,咱们文学史上一直认为:《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风、雅、颂。咱们现在说一个人附庸风雅,就是从这里来的。

风是国风,一共有15个国家的,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小的诸侯国,最多时据说有800个,这些诸侯国里的民俗歌谣,被收集起来,就成了《诗经》里所谓的国风。这些诗歌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创作的。

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雅的意思是“正”,所以《诗经》里的雅乐就是正乐,是典范的音乐。按咱们现在的音乐来说,大雅和小雅就相当于高雅音乐,比如歌剧啊,《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啊之类的。而国风呢,就相当于摇滚啊,嘻哈说唱啊之类的,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据说,大雅和小雅要用咱们西北地方的口音来念才对,因为那时候周朝的都城在咱们现在的西安附近,陕西话是当时的官方语言,你听听阿宝的歌就知道了。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阿宝 - 阿宝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雅乐如果用这种口音唱也是挺有意思的。】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这种音乐是宗庙里祭祀时候用的音乐,是歌功颂德的。没啥意思。

《诗经》里还有三种表现手法,叫做赋、比、兴。这是写诗的方法,技巧。

什么是赋呢?宋代的朱熹说是“直指其名,直叙其事者”,也就是说直接叙述,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记叙”。比如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比,实际上就是咱们现在的比喻。也就是说,三千年前,古人就会写比喻句了啊。

兴,有点复杂了,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就是作者如果要说A,先说个跟A有点关系的B,像比较熟悉的《关雎jū》这首诗,作者是要写后妃的美德也好,还是要写个爱情也好,一开始先不说,先写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写“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按照钱穆老先生的解释,鸠是鸽子,鸽子是成双成对在一起的,从鸽子就能想到女孩,想到其他的。

上面说的风、雅、颂、赋、比、兴,合起来叫诗经六义。这个你要记住,以后考试要考到的。

孔子说《诗经》里的诗要多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可以事君,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读了《诗经》,可以收到启发,可以明白人生观,可以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即使有怨恨也能怨恨的得当,可以学会怎么侍奉父亲、君主,还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鸟兽鱼虫。这真是不得了啊。所以咱们下面就读读《诗经》里的一些名篇名句。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蒹jiān葭ji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dǐ。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这首诗后来被改编成了歌曲《在水一方》,也蛮好听的。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在水一方 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lián猗yī。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sūn兮!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

附录:《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作业:1、背诵上面的名句。

2、上网查阅《蒹葭》、《伐檀》两首诗的意思。把《蒹葭》的译文和《在水一方》的歌词比较一下,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