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此乐曲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A」(1-64)「B」(65-105)「A'」(其中再现部为da capo完全再现)。由于再现段「A'」为全再现,并且再现时调性布局与首部相同。同时,各个部分曲式结构分别为:再现单三部曲式,三部五部曲式和再现单三部曲式。
所以,次乐曲为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 -------- -------- --------
A乐部(首部:再现单三部曲式)
此部分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A乐段 B乐段 A'乐段。期中A'乐段为全再现,且各个部分均为单一部曲式,所以此乐部为单三部曲式。
一,
A段1-16小节,从乐句划分来看为两个乐句。
其中1-8小节为a,9-16小节为a' ,两个乐句呈现8+8的方整性乐段。
从整个乐段主题材料上看,为重复性主题材料
从调性和声上来看,为C大调(主调)单一调性的收拢性乐段(有完满终止)
二,
B乐段(17-39小节)
①与A乐段对比:
从材料上来看,B乐段材料来源于A乐段,为展开性的中段,因此也叫作单一主题的单三部。
B段从c小调开始,为主调的同主音小调,在调性的形成对比。
B乐段前十一个小节为使用分裂模进手法构成的大乐句,为展开性写作手法,有着较强的不稳定性。伴随着调性的游移,造成与A段的强烈对比。
② 与A'的融合:
B乐段为开放性结构,从第二十八小节处开始进入属准备,为再现做准备的同时加强了与A'段的融合。
三,
A'再现乐段(40-64小节)
A'由乐段有两个乐句a,a'构成8+8的方整性乐段,之后加入9个小节的补充终止。
调式回到主调C大调上 。
由于频繁的出现离调属于动力化再现。
-------- -------- -------- --------
B乐部(三声中部:三部五部曲式)
C段:65-72小节,a小调,乐句划分上来看由c c'构成的4+4方整性结构。
D段:73-80小节,由C大调开始途经d小调进入E大调,由d d'构成了4+4的方整性结构。
C'段:81-88小节,a小调,为C乐段高八度的原型再现。
D '段:89-96小节,为D乐段的原型再现。
C''段:97-105小节,a小调由c c'构成了4+8的非方整性结构,并在c'结束部分出现了主调的属和声,为再现部「A'」做准备。
此曲「B」乐部为三声中部
①此乐段可以构成完整的三步五部曲式结构,并采用了呈式性写作手法
②调式与和声结构相对稳定,使用a小调与A乐部的主调C大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B乐部的写作采用了新的主题材料,并采用了新的伴奏织体
-------- -------- -------- --------
「A'」再现部(da capo)
完全再现了1-64小节。
-------- -------- -------- --------
尾声(Coda)
105-127小节,由B乐段(首部的B乐段)的属准备部分和A'处的主持续加以变化,形成了此乐章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