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五经"之首,上古时期中华文明之源。
各位要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会一定要摸一摸《尚书》。《尚书》如果自学非常之难,因为它的语言都太古奥了。当年韩愈都说《尚书》里边的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不好听。
但是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不是你懂了才学,是你学了才懂。所以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战胜这种心理上的障碍,读一读之后逐渐地就和你亲近了。因为它就是讲中国早期的历史。
《尚书》开篇《尧典》、《舜典》、《大禹漠》一直到《禹贡》,就是中国文化中尧、舜、禹这些早期部落首领的事迹。而且我对他们三个尧舜禹是有概括的。我说尧是开天定四时的,尧帝的一个最大的功绩就是基于对中国农耕社会四时的变化。
然后乃命羲和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天,定出了春夏秋冬两分两至,把这些时间定下来了,中国人再从事农业生活就会不违农时,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事。虽然它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人要是给它命名或者能把它定下来,这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事。
所以孔子是特别佩服尧帝,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就是在生活中这种时间的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尧给它区分开了,所以尧是开天定四时的,禹是辟地定四方的。
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禹贡》里边就是禹,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实际是干什么?就是划定了九州,所以它其实是对中华大地进行了土地上的规划。尧是天时,禹就是地利地势。
大舜就非常经典了,尧舜禹正好是在中间。舜是干什么?是定人事的,他给中国早期社会定了官员制度,甚至定了奖惩制度,甚至定了现在还用的,比如述职巡狩,就是中国早期的政治生活的行为,就是由尧舜禹时期定下来的。
孔子就是把这些非常优秀的思想集中起来传授给弟子。《诗》、《书》、《易》是最早的,就是《周易》。孔子是五十而学易,但是学上了就迷恋上了。迷恋到什么程度?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就把讲义的竹简、孔子是特别佩服尧帝,他说大灾,尧之为君也,为天为大为,尧则之。
在生活中这种时间的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尧给他区分开了,所以尧是开天定四时的,禹是辟地定四方的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禹贡里边就是禹,禹夫不土随山,看木点高山大川实际是干什么?就是划定了九州,所以其实是对中华大地进行了土地上的规划。
尧是天时,禹就是地利,第四大顺就非常经典了,尧舜禹大顺正好是在中间,顺是干什么?是定人事的,给中国早期社会定了官员制度,甚至定了奖惩制度,甚至定了现在还用的,比如素质、群手,就是中国早期的政治生活的行为,就是由尧舜禹时期定下来的。
孔子就是把这些非常优秀的思想集中起来传授给弟子诗书艺是最早的,然后就是周易,孔子是五十而学艺,但是学上了就迷恋上了,迷恋到什么程度?孔子玩而习未编三绝,就把讲义的竹简、皮绳穿成的木或者是竹简这样的书,就是翻到什么程度?翻到牛皮绳都多次地断烂了,就是这书都翻烂了。
而且是什么?是叫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就是走到哪要带到哪,只要是住下来,马上就把《周易》这些书拿出来。所以后来人说孔子为周易做的《十翼》,就是《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还有《乾坤》、《文言》,还有他的《象辞》和《象辞》,被称之为《十翼》,被今天就叫做《易传》。
实际上是解读周易思想的最早期的系统的讲解,孔子把他们总结起来了传播下去,这就是儒家思想。当然在这思想里边最后形成了几个核心理念,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五常,就在这里边体现得特别的清晰。
孔子教学之后,他的思想被整理成了《论语》,然后他的弟子中,这个小弟子曾子依着孔子的思想做了一篇《大学》,然后曾子带出来的学生正好是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孔伋,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哲学文章叫《中庸》。
然后《中庸》这个作者子思长大也带徒弟教学生,他教出的学生有人说是隔辈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孟子,孟子也是一生教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学生整理了自己的思想,就是七篇《孟子》。
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就是儒家思想最体系最核心的东西。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五常,就在这里边体现的特别的清晰。
孔子教学之后他的思想被整理成了论语,然后他的弟子中这个小弟子曾子依着孔子的思想做了一篇大学,然后曾子带出来的学生正好是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孔集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哲学文章叫中庸,极其好的。
然后中庸这个作者子思长大也带徒弟,他教出的学生有人说是隔辈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孟子,孟子也是一生讲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学生整理了自己的思想就是欺骗孟子,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就是儒家思想最体系最核心的东西。
各位要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会一定要摸一摸《尚书》。《尚书》如果自学非常之难,因为它的语言都太古奥了。当年韩愈都说《尚书》里边的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不好听。
但是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不是你懂了才学,是你学了才懂。所以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战胜这种心理上的障碍,读一读之后逐渐地就和你亲近了。因为它就是讲中国早期的历史。
《尚书》开篇《尧典》、《舜典》、《大禹漠》一直到《禹贡》,就是中国文化中尧、舜、禹这些早期部落首领的事迹。而且我对他们三个尧舜禹是有概括的。我说尧是开天定四时的,尧帝的一个最大的功绩就是基于对中国农耕社会四时的变化。
然后乃命羲和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天,定出了春夏秋冬两分两至,把这些时间定下来了,中国人再从事农业生活就会不违农时,这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事。虽然它是自然的规律,但是人要是给它命名或者能把它定下来,这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事。
所以孔子是特别佩服尧帝,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就是在生活中这种时间的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尧给它区分开了,所以尧是开天定四时的,禹是辟地定四方的。
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禹贡》里边就是禹,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实际是干什么?就是划定了九州,所以它其实是对中华大地进行了土地上的规划。尧是天时,禹就是地利地势。
大舜就非常经典了,尧舜禹正好是在中间。舜是干什么?是定人事的,他给中国早期社会定了官员制度,甚至定了奖惩制度,甚至定了现在还用的,比如述职巡狩,就是中国早期的政治生活的行为,就是由尧舜禹时期定下来的。
孔子就是把这些非常优秀的思想集中起来传授给弟子。《诗》、《书》、《易》是最早的,就是《周易》。孔子是五十而学易,但是学上了就迷恋上了。迷恋到什么程度?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就把讲义的竹简、孔子是特别佩服尧帝,他说大灾,尧之为君也,为天为大为,尧则之。
在生活中这种时间的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尧给他区分开了,所以尧是开天定四时的,禹是辟地定四方的大禹治水。大家都知道禹贡里边就是禹,禹夫不土随山,看木点高山大川实际是干什么?就是划定了九州,所以其实是对中华大地进行了土地上的规划。
尧是天时,禹就是地利,第四大顺就非常经典了,尧舜禹大顺正好是在中间,顺是干什么?是定人事的,给中国早期社会定了官员制度,甚至定了奖惩制度,甚至定了现在还用的,比如素质、群手,就是中国早期的政治生活的行为,就是由尧舜禹时期定下来的。
孔子就是把这些非常优秀的思想集中起来传授给弟子诗书艺是最早的,然后就是周易,孔子是五十而学艺,但是学上了就迷恋上了,迷恋到什么程度?孔子玩而习未编三绝,就把讲义的竹简、皮绳穿成的木或者是竹简这样的书,就是翻到什么程度?翻到牛皮绳都多次地断烂了,就是这书都翻烂了。
而且是什么?是叫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就是走到哪要带到哪,只要是住下来,马上就把《周易》这些书拿出来。所以后来人说孔子为周易做的《十翼》,就是《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还有《乾坤》、《文言》,还有他的《象辞》和《象辞》,被称之为《十翼》,被今天就叫做《易传》。
实际上是解读周易思想的最早期的系统的讲解,孔子把他们总结起来了传播下去,这就是儒家思想。当然在这思想里边最后形成了几个核心理念,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五常,就在这里边体现得特别的清晰。
孔子教学之后,他的思想被整理成了《论语》,然后他的弟子中,这个小弟子曾子依着孔子的思想做了一篇《大学》,然后曾子带出来的学生正好是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孔伋,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哲学文章叫《中庸》。
然后《中庸》这个作者子思长大也带徒弟教学生,他教出的学生有人说是隔辈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孟子,孟子也是一生教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学生整理了自己的思想,就是七篇《孟子》。
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就是儒家思想最体系最核心的东西。礼、智、信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五常,就在这里边体现的特别的清晰。
孔子教学之后他的思想被整理成了论语,然后他的弟子中这个小弟子曾子依着孔子的思想做了一篇大学,然后曾子带出来的学生正好是孔子的孙子叫子思,孔集写了一篇非常好的哲学文章叫中庸,极其好的。
然后中庸这个作者子思长大也带徒弟,他教出的学生有人说是隔辈学生就出现了一个孟子,孟子也是一生讲学,最后带着自己的学生整理了自己的思想就是欺骗孟子,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就是儒家思想最体系最核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