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们先一起来看道题: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的月相是(    )

(A) 下弦月

(B) 蛾眉月

(C) 残月

(D) 满月

注:“今年”指的是2022年

你认为这道题的答案是

说实话,我起初不知道这道题的答案。我知道有“月相”这种东西,但不清楚它的定义,更别谈知晓究竟什么是蛾眉月、下弦月、残月、满月了。这道题,实际上是2021-2022学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预赛低年级组需要作答的第1道题。也就是说,初中生水平就可以回答这道题。而我已经大学毕业多年,显然是把初中阶段的知识给忘光了。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作为一个天文小白,我想我们也能够把答案给找出来,并解释清楚为何是这个答案。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天文小白解题之旅吧!


首先,什么是月相呢?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如下:

图1  月相(来源:百度百科)

有什么问题不懂就百度一下,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很多人的习惯。但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很多虚假、错误的信息,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从多个渠道去对比验证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可靠性。在此,我用到了两个网站:一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二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网站有一项资源与服务,叫做“天文学名词”;利用它来精确检索“月相”,得到如下结果:

图2  月相的精确检索结果(来源: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点击“月相”超链接,进去可以看到一条十分简单的解释:月相,月球视面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的统称。英文名是phase of the moon。

图3  月相的名词解释(来源: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再来看一看NASA关于月相的介绍(即使你不太懂英文,也可以使用翻译工具来知晓它在讲什么内容):

图4  什么是月相(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它的大致意思是说,

为啥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某一面呢?这是因为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自身也在旋转,这就导致月球始终是用同一面朝向地球。但是,在不同的夜晚,人们所看到的月球朝向地球的那一面,也有所不同;有些时候,月球朝向地球的那一面都是亮的;而有些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弯弯的月牙;还有些时候,月亮似乎从夜空中消失了。我们将在一个月里所能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称为一个“相”,并对各个月相进行命名。

NASA提供了一张月相形成原理与月相变化的示意图,可以让人一目了然:

图5  月相形成原理与月相变化(来源:NASA)

图中有些英文单词你可能不认识,没关系,利用前面说的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资源与服务项目“天文学名词”,我们可以进行检索,并获得相应的中文名如下:

New Moon,朔;新月

Waxing Crescent,上蛾眉月

First Quarter,上弦

Waxing Gibbous,盈凸月

Full Moon,望;满月

Waning Gibbous,亏凸月

Last Quarter,下弦

Waning Crescent,下蛾眉月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中国人习惯把“下蛾眉月”称为残月,相信你应该能够理解这个习惯性称呼。与此同时,“上蛾眉月”就直接称呼为“蛾眉月”了。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蛾眉”这两个字的写法。


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月相大概占用多少天时间;或者说,要弄清楚:一个月的几号几号某月相。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这四个月相只占用一天时间,因为从理论上讲,根据前面的月相形成原理与月相变化示意图,新月(0%亮)、上弦月(50%亮)、满月(100%亮)、下弦月(50%亮)这几个月相其实仅仅发生在某一瞬间。我国香港天文台官网给出了2022年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这四个月相的出现时刻值:

图6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发生时间(来源:香港天文台)

注意,以上时间是香港时间,也是北京时间,即协调世界时加八小时。


确定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这四个月相的占用时间,那么,其余几个月相的占用时间也就自然被确定了,因为蛾眉月,处在新月与上弦月之间;盈凸月,处在上弦月与满月之间;亏凸月,处在满月与下弦月之间;残月,处在下弦月与新月之间。


最后,我们回到竞赛题。要想知道今年(2022年)“五一”假日期间的月相,就必须记得某个参考日期的月相。就像是假如我们知道今天满月,那么可以推断过了十一二天就是残月,而往前十一二天则是蛾眉月。香港天文台的数据告诉我们2022年5月1日04:28是新月时刻:

图7  新月时刻发生在2022年5月1日04:28(来源:香港天文台)

由此可知:今年(2022年)五一期间夜里我们有望看到的是蛾眉月,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