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晾晒的稻杆(摄影/予之)

每到大理的水稻收割季,在稻田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稻杆整整齐齐地捆扎成三角形后放在路边等待晾干。这项捆稻杆的技能在上节课中小同学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但是晾晒好的稻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在10月1日的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打开脑洞,数数稻杆一共有多少种用途。

稻杆的用途

除了最常用的肥料、牲畜食粮之外,小同学们一起还给稻杆开发了更多的用途,既有生活必需品扫把、筐、篮子、椅子,还有宠物的小房子、迷宫……

不过在自由发挥之前,还是需要先学习稻杆的基本编织手法。只有在拜师学艺后通过了师父的认可,才能再继续学习更复杂的手法。

为了让稻杆更柔软也更容易编,需要先用水泡上一会儿(摄影/予之)

看着师父做的非常轻松,没想到轮到自己时却觉得两只手好像不太够用,不管怎么忙乎还是编不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每位师父身边都有正在学习的小徒弟(摄影/予之)

师父手把手地教,徒弟认认真真地学,几根稻草捏在手里一点一点摸索,再加上不断地练习,终于慢慢有了成品。

编稻杆真的只是看上去比较容易(摄影/予之)

看我做得还不错吧~(摄影/予之)

小同学们在拜师学艺的时候,大同学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学习这件事上,只有谁比谁更努力!

大同学们非常投入(摄影/予之)

下午终于到了大家特别期待的创意稻杆环节,有了学艺的基础后,再进行创意已经相对容易了一些。但是,怎样把想法转变成作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小同学们想到一个好办法,自己负责产出创意,师父协助一起完成作品。

双胞胎兄弟选了不同的外援协助(摄影/予之)

看,这全是大家的作品!(摄影/予之)

拿着自己的作品合个影!(摄影/予之)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稻杆竟然被小同学和大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种东西,其中不乏一些生活实用的蒲团、杯垫、鸟巢、置物架和扫帚。脑洞大开的作品也相当棒,有双节棍、手枪、机枪、竹筏……

其实,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会凭空生成,而是将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起来以后,与灵感汇聚成为独一无二的创意。小同学们在课下也要继续用五感和自然笔记的方法观察生活才能有持续不断的灵感呀!

花絮时间

从昆明赶来参加课程的“螃蟹”创造了最远路程的记录(摄影/予之)

看我的稻杆扫帚,我做了2个呢!(摄影/予之)

机关枪大战双节棍~(摄影/予之)

正式上课前大家把收割的稻子给晾上~(摄影/予之)

课前,导师们和张大嫂学习基础编稻草的方法(摄影/予之)

八爪章鱼刺客和葫芦铲子侠是导师们学艺后的作品(摄影/予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