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是预防倒伏的**时期,做好4点,玉米长势健壮不倒伏

4月中旬,南方和中部的多个地区,春玉米已进入苗期,苗期的管理对于玉米中后期的正常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玉米中后期的倒伏问题,一直是制约玉米产量的因素,而预防玉米倒伏,从苗期开始,就需要做好管理。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从玉米容易发生倒伏的原因,以及玉米处于苗期时该如何管理,能降低倒伏的几率,和大家详细说说,带着这些问题,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玉米容易发生倒伏的4种情况

1、品种问题

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有好有差,大家在购买玉米种子时,也会经常听到某个品种抗倒伏性强,可以优先购买。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根系扎得深,并且茎杆的弹性相对较好,后期遇到刮风天气时,不易发生倒伏。

相反,如果是抗倒伏性不强的品种,根系少,根系浅,并且茎杆的弹性相对差一些,后期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时,就很容易发生倒伏。

2、种植过密

种植玉米过程中,合理密植才能让产量最大化,过密或过稀都可能导致减产。另外,如果播种过密,还增加了玉米倒伏的几率。当玉米播种过密时,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过快,另外,植株之间互相竞争,导致根系扎不深,以及植株的茎杆过细,同时,透光性和通气性降低,这些都会增加玉米倒伏的几率。

3、水肥管理不到位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水分和养分来保证正常生长,如果长时间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就会导致玉米长势弱,植株矮小,茎杆细,根系也会受影响。比如当玉米长时间在干旱的土壤中生长,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玉米矮小、叶片发黄干枯,自身的抗逆性减弱,到了后期时,很容易发生倒伏。

不过,如果水肥管理过足,玉米发生旺长,又没有进行控旺的情况下,也会增加倒伏的几率,比如化肥施用过多,营养过剩,也不利于玉米的生长。

4、极端天气

玉米出现倒伏时,一般都是在生长后期,遇到刮风下雨等天气,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倒伏。如果遇到极端的天气情况,比如10级以上的大风,再加上遇到连续的强降雨天气,这种情况下,属于自然灾害因素,不属于人为因素,基本上无法避免,即便一系列管理很到位,也无法避免倒伏的现象。不过,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会减轻倒伏的危害。

玉米苗期如何管理能预防倒伏?

苗期是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基础,把苗期管理做到位,对于预防倒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一,如果购买的玉米品种抗倒伏性相对弱一些,苗期时,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尤其是底肥使用不足的地块,可以在苗期时,追施一部分尿素,等到大喇叭口期时,再次追施尿素,每次追施尿素量不用多,一亩地20斤左右即可,少量多施。如果遇到干旱,尽快灌溉浇水。

其二、如果播种过密,等到苗期时,需要进行间苗工作,也就是把出苗后,比较拥挤的玉米苗,人工拔掉一部分。该工作对于种植面积小的农户比较简单,如果种植面积较大,比如成百上千亩,人工间苗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做好上述水肥管理工作。因此,对于北方部分地区,还未播种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播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4000-4500粒即可,或者是3斤左右。

其三、对于苗期发生旺长的玉米苗,需要及时进行控旺处理,可喷施矮壮素、乙烯利、多效唑等控旺剂,也可以使用复配药剂。一般情况下,一季只打一遍控旺剂,根据使用说,按照剂量使用,不可过多或过少。

其四、如果遇到非常极端的天气,这种情况下,人为避免不了,作为农户们来说,需要等到灾害过后,查看玉米倒伏的情况,再进行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比如喷施芸苔素、叶面肥等,促进玉米生长,以及喷施杀虫剂、杀菌剂,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当玉米倒伏后,不要立即扶起,尤其是根茎部位受损的情况下,扶起的过程容易导致根茎折断,本来倒伏状态下,玉米还能继续生长,一旦出现折断,只能接受死株的情况。

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更多内容,可点击查看详情。

上述就是玉米在苗期时的管理,苗期管理的好坏,对于预防玉米倒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问大家,你在种植玉米过程中,苗期时都会做哪些管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