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为啥要焚烧秸秆?我们需要回头看看,焚烧秸秆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四十年前,小麦脱粒机打出来的碎杆大都被扔到猪圈沤粪。换季玉米,这些粪肥就被还田。
玉米棒掰了,玉米杆子用铡刀铡成短的一段一段,田地里挖个不深的坑,人粪一茅罐一茅罐担过去泼在上边,堆一层泼一层,最后用挖出的土盖在最上边。过一段时间,犁地的时候,把沤好的这些粪肥撒开,再一耙地,就埋在土里了。
这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过程,但是费时费力。好处是,农田越拾掇土越黑面越香。
后来,化肥来了,合适的时间一撒就完事儿,甚至都不用撒,有人在浇地的时候把化肥一点点倒出来,随着水流漫灌开去。省时省力,产量上的快。缺点是,土壤渐渐板结,需要用到更多品种更贵的化肥,并且病虫害也越来越复杂,除草剂也用上了。
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逐渐替代的过程。
终于有一天,规模化养殖和工厂化屠宰来了,猪圈渐渐消失,农村也要改厕,原来的圈⭕开了一个口、又开了一个口,口开的多了就被另外的圈⭕给全面“发展”了。
那些秸秆怎么办?一把火烧了!搁在那里占地方……
又过了许多年,不让烧?有秸秆发电的、有造纸的、有生产复合板的、各种名堂的收,总算缓解了烧与不烧之间的紧张关系。
再后来,联合收割机来了!
庞然大物!机器过后,同时完成收获和秸秆粉碎工作。牛掰了!只是,没有经过发酵就还田的秸秆们,能和之前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