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风险预警|智研产业百科【132】——预拌粉

摘要:预拌粉的出现把烹饪工序完全简化,既共同促进了食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也为家庭烘焙创造出更多的娱乐性。预拌粉因使用简单方便、品质稳定、便于生产管理而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22年我国预拌粉行业总体市场规模约24.36亿元。外资品牌凭借着其雄厚的资本优势及成熟的技术优势,占领中国面包、糕点预拌粉市场的半壁江山,基本垄断预拌粉中高端市场;台资和港资企业紧跟其后,凭借着对华人饮食习惯的熟悉,洋为中用的理念,让其牢牢地把控着中端市场;本土企业由于研发的滞后性,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中徘徊。



一、定义及分类


预拌粉是对制作面点所需的多种原料材料提前进行精准配比,预先混合好,然后销售给客户使用的烘焙原料。预拌粉是人们在制作面点时最常用到的一种产品,能够提高制作面点的成功率。目前预拌粉产品包括曲奇、蛋糕、面包、松饼等多种类的原料。预拌粉的使用方法、原料构成及代表性产品情况如下:


二、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预拌粉企业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如小麦粉、糖类、奶粉等,按照生产经验按月度常规采购;其他原辅料由生产部根据产品订单排产计划和仓储情况向采购部提出采购申请。研发部门及其他物料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向采购部提出采购需求申请;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对比询价、下发采购订单,进行物资追踪。采购产品到货后,由采购部、品保部、仓储部对原辅料进行验收入库。


2、生产模式


预拌粉企业的生产流程为:销售部下达订单后,生产部根据各工厂生产线的计划产能安排生产计划,经工厂厂长审核后组织生产。生产厂内有品保部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在检验合格后,将成品入库。


3、销售模式


预拌粉企业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直销模式。预拌粉企业对食品加工企业、大型连锁餐饮(烘焙)企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销售部负责客户的前期引入、需求响应,然后由研发部进行样品研发、向客户提**品解决方案,产品方案经客户认可同意后进入订单生产环节;已有配方产品可根据客户需要直接进入订单生产环节。预拌粉企业对部分大型连锁超市的销售也采取直销模式;此外,通过电商平台对消费者的自营销售也为直销模式。


经销模式。预拌粉企业对部分产品采取经销模式。经销商主要分为对小型餐饮(烘焙)渠道的经销,以及对商超、流通渠道的经销。经销商由销售部进行拓展与管理。小型餐饮(烘焙)渠道经销商主要从企业采购定制化产品,零售商超、流通批发渠道经销商主要从企业采购标准化产品。


三、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拌粉行业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和依法行政、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企业遵循行业规则进行自律经营的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管理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起草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行业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制定行业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国预拌粉等食品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各地食品工业协会等作为行业内自律性管理机构负责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2、行业相关政策


预拌粉行业发展受到国家的鼓励,《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鼓励发展方便食品、食品专用粉,并提出要加快焙烤食品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创新。在食品安全方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可见,我国将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将推动预拌粉等食品行业标准不断完善,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响应国家战略,江西、陕西、福建泉州等地出台了预拌粉生产许可审查规范,规范食品预拌粉生产行为,对预拌粉产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发展历程


预拌粉起源于英美,20世纪60年代,英美国家就已经在广泛工业化制作并使用各类预拌粉。我国现代烘焙业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中国预拌粉产业是随着我国现代烘焙业发展起来的。在行业的发展早期,欧美、台湾和香港品牌先一步占领中国预拌粉市场。近些年江浙、山东、上海以及广东等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预拌粉生产企业不断涌现,如安琪、维良、绿研、宝立食品等纷纷进入预拌粉领域,国产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五、行业壁垒


1、市场准入资格壁垒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下属各局负责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制定、印制和发放工作。根据上述规定,进入本行业的企业需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书等资质。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日趋严格,行业市场准入要求也日趋规范化和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等市场准入资格成为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2、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壁垒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饮食健康问题,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食品制造业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监管行业,预拌粉行业内企业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书及相关证照方可经营,且须接受持续的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随着《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预拌粉生产企业工艺技术门槛要求提高;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对预拌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已成为进入预拌粉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品牌壁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饮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将更加看重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品牌无疑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代名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客户和消费者通常会青睐知名度高、品牌信誉好的预拌粉产品。对于预拌粉行业,品牌的确立和市场知名度的提升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资金的积累,而已经形成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将在发展中获取更多的机会。


4、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壁垒


预拌粉行业具有品种繁多、工艺要求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点,产品创新是预拌粉企业最根本的生命力,只有持续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预拌粉的创新研发需要企业能够持续了解消费者口味偏好及变化趋势,紧跟市场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一款受欢迎产品的成功推出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还需要经过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测试以确保能够最终成功上市。


目前行业内知名企业均拥有较强的研发团队,在配方的研制和改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化研发、创新并生产出多种产品,保持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新鲜感。而建立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配方和经验用以传承创新需要较长的时间,行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很难具备相应的实力。因此,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成为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六、产业链


预拌粉上**业主要为小麦粉、白糖、奶粉、食品添加剂等国家基础行业,预拌粉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均来自供应充足的非垄断行业,基础原料价格波动平稳,有利于预拌粉行业控制生产成本。预拌粉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应用预拌粉的食品制造业及餐饮业,下游产业的变化发展将对预拌粉的需求量产生较大影响,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增强,预拌粉市场前景广阔。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预拌粉产业百科作为预拌粉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预拌粉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预拌粉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