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凉山美食
凉山 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
和无限魅力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山川景观
独特的民族风情
还隐藏着无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宝藏
特别是一些被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美食
更是这片土地上
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味佳肴


油坛肉制作技艺
油坛肉又称坛子肉
是凉山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
德昌 冕宁等地至今仍传承着
古老正宗的油坛肉制作技艺

油坛肉
其制作工艺考究复杂
采用农家传统方法养殖的土猪
选取最精华的五花肉
用秘制香料腌制风干后
火烧猪皮 洗净切块
下入油锅中炸至金黄
捞出晾凉装入坛中
再把炸肉的油盛出晾凉倒入坛内
使肉完全浸泡在油中
这就是肉不加任何防腐剂
却可以长期保存的秘诀





油坛肉在食用的时候
捞出肉把油化开
切成小块 稍加炒制即可
或加热后切成薄片即可摆盘食用
油坛肉色泽金黄 香味浓郁
皮糯肉香、肥瘦相间
色 香 味完美搭配
让您看一眼就垂涎欲滴
吃一块便觉回味无穷


2022年4月
凉山州人民政府公布
“油坛肉制作技艺”为州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是
德昌茂源长(童耳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冕宁县文化馆
本次活动特邀德昌县的项目参加

冕宁火腿制作技艺
火腿指的是腌制或熏制的
动物之整个后腿
系中国传统特色美食品种之一
冕宁火腿以其悠久的历史
精湛的制作工艺
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青睐

冕宁火腿是凉山特色传统肉类食品之一
风味独特 香气浓郁 肉质紧实 咸淡适中
肥肉晶莹剔透 肥而不腻
瘦肉色泽嫣红 香而不柴
制作冕宁火腿的时间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
精选本地鲜猪后腿 经过修坯成型
上盐腌制40天左右 盐用量为腿重的5%~6%
腌制期间每隔五 六天要进行翻库一次
确保均匀入味 腌制好后进行脱盐 发酵
发酵成熟的火腿 就进入贮藏环节
贮存仓库要求通风 阴凉 干燥
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
做到防高温 防嘲湿和防虫




历经时间的沉淀
每一片都饱含浓郁的风味
冕宁火腿不仅是餐桌上的永恒经典
更是一种别样的美食风情


2023年12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
“冕宁火腿制作技艺”
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是冕宁县玖源火腿厂

会东皮蛋制作技艺
皮蛋 又叫松花蛋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品
其制作原理是利用
蛋在碱性溶液中能让蛋白质凝胶的的特性
使之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
会东嘎吉皮蛋更是以其
鲜亮剔透的外观和鲜滑爽口的口感而著称


会东皮蛋
精选当地优质无污染新鲜鸭蛋
采用生石灰 食用盐 食用碘
农家草木灰等天然原料
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成稠状
将选好的鸭蛋放进去糊壳
然后捞起来装箱封闭
静置8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会东皮蛋剥皮后
外形晶莹透亮
清晰可见数朵松花镶嵌其中
绿色天然 无铅
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食之香而不腻
令人胃口大开 食欲大振


2013年10月
凉山州人民政府公布
“会东皮蛋制作技艺”
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是会东县文化馆

冕宁袁氏黄糕馍馍制作技艺
黄糕馍馍是冕宁县的传统糕类特产
因其形状似馍
色泽金黄而得名
黄糕馍馍是传统家人团聚
逢年过节的必备标志性食品
大体呈圆柱型
比成人的手臂还要粗
一般情况下
切成块多人食用或分多次食用

黄糕馍馍的制作独具特色
首先将糯米 大米 糯玉米 荞麦
黄豆 麦芽按一定比例添加磨成面
加入山泉水
和成干湿适度的面团
然后捏成大小适中的圆柱状面块
再用清洗干净的玉米壳包起来
放入铺满金竹叶的甑格里
大火蒸3~4小时后
转文火蒸7~8小时即可





金黄铮亮的黄糕馍馍
带着金竹叶的清香和米面的清甜
常令人忍不住想要先尝为快
轻轻咬上一口
软糯的口感瞬间在口腔蔓延开来
带着微微的甜意和恰到好处的韧性
满满都是农家的质朴与纯真至味
黄糕馍馍
一种简单而醇厚的美味
它一直以自己独特的美食魅力
书写着生活的故事



2022年4月
凉山州人民政府公布
“冕宁袁氏黄糕馍馍制作技艺”
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项目保护单位是冕宁县文化

为了集中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
凉山彝族自治州
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将于2024年6月12日
在西昌市建昌古城举办
以非遗主题展、 影像展
非遗美食 、表演秀等为内容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届时莅临参观


- END -
编辑|付建秋
责任编辑|陈龙飞
审核|汤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