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军队都吃什么?丰富到你惊讶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起初俄军后勤组织不利,也传出过前线部队缺粮断炊的新闻。

不过随着局势趋于稳定,外界对俄军伙食多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兄dei,放心吧,饿不着!

战斗中的战斗民族,您都吃点什么呢?

咳咳,上错图了,肯定不是这种啦!

俄军的战地伙食来源主要分为三类。

野战厨房挑大梁

俄军在营、连编有炊事兵,并配有无所不能的多功能野战炊事车,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快速完成烹饪作业,为部队准备好热饭菜。

最常见的食物大概就是大列巴、红菜汤和乱炖三种。

它们营养丰富、热量高、制作简单、烹饪快捷。

俄国防部日前公开的前线俄军士兵午餐菜单还不错啊,蔬菜汤罐头、荞麦粥、苹果蜜饯,还有姜饼、华夫饼和黄油面包。

面包制作从和面、揉面到烤制都实现了自动化,在炊事车上就能完成。

虽说野战厨房烤制的大列巴无论是味道、口感,还是营养都有所不足,但填饱肚子完全没问题。

想当年,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市民就是靠每人每天 125 克掺了 40% 锯末的大列巴坚持了900个日日夜夜!

光吃面包,会不会噎着呢?赶紧上点稀的!

即使在战场上,国菜——红菜汤也是“天天见”的熟面孔。当然,品相不如下面这张图里的。

俄军还将战场上凡是能找到的肉类、蔬菜和米麦等食材炖成一锅大杂烩。

在一名合格的炊事兵手里,没有什么是不能乱炖的。

比如,俄军常吃牛肉荞麦饭。除牛肉、荞麦米两味主料外,还有洋葱、猪油、黑胡椒和盐。

如果多加水和蔬菜,就变身为营养粥,适合伤病员等需要吃流食的特殊群体。

炊事车上还必备有各种腌渍罐头。

单兵口粮来帮忙

单兵口粮是部队在作战期间,为避免暴露目标严禁生火,无法获得正常饮食的一种充饥食品。

单兵口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

由于战线过长,大批的军粮运到前线后便会腐烂变质,极大地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针对如何储粮的问题,拿破仑悬赏巨额12,000法郎,罐头得以问世。英国人又发明出了“马口铁”罐头。

很快,单兵口粮开始朝着多样化、营养化、自热化等方面发展。

俄军的口粮分量足、热量高、便于携带、开袋即食。利用配发的加热工具,每人都可以吃上一口热乎饭。

另外根据作战需求,还分有探勘口粮、徒步口粮、紧急情况口粮、山地部队口粮等等。

一份单兵自热口粮包括早中晚三餐,保证一周不重样。每份口粮里都配有 3 种不同的主菜罐头,由炖牛肉、炖鸡肉、肉丸子等肉菜搭配不同的蔬菜和米饭进行组合。

除主菜外,都标配有主食饼干、多种冲剂饮料,盐、糖、胡椒粉等调味品,还有肝肉酱、蔬菜酱、午餐肉、咸猪肉等辅菜和奶酪、果酱、巧克力等零食;塑料刀叉等餐具和固体燃料、加热炉、火柴等炊具,并贴心地配备了口香糖、净水药片、维生素药片和湿巾等。

自给自足就是香

俄乌冲突前期,俄军由于补给线经常受到乌军袭扰,大量运输车辆被毁,前方部队不同程度都存在断粮的情况。

此时,俄军难免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利用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征集食物。

社交媒体上甚至播出了俄军开着装甲车直接到无人值守的超市,零元大肆购买的画面。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出国作战不容易,也是可以理解的啵!

俄罗斯人甚至将牙签、消毒的餐巾、净水片、餐具等一系列,在我们看来不太“实用”的东西都装进了军粮中,这也使一份俄罗斯单兵口粮的重量将近4斤重,在便携性方面个人觉得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