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种植金荞麦,让土地“生金”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王驾驭、谢家群)连日来,竹山县双台乡关沟村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开挖已种植三年的金荞麦。只见村民们先割去茎秆,然后将金荞麦的地下根茎和块根刨出,反复抖落掉泥土,将带有结节的根茎部和块状的根部分开,分别装袋打包过称后,再装上等在一旁的大货车。

“这车货将发往宜昌。”合作社负责人张绪海高兴地向笔者介绍,当地海拔、气候和沙壤土质,特别适合种植金荞麦,三年生金荞麦不仅产量高,亩产一般可达三、四千公斤,而且药用成分含量高,很受药厂欢迎。种植金荞麦技术简单,投入小、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而且不愁销路,不仅附近的农户觉得划算,计划秋季扩大种植,而且临近的房县、郧西客商也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准备秋季引进试种。“我们将带有结节的根茎部和块状的根部分开,前者是繁种的好材料,后者是发给药厂的俏销货。这几天附近的闲散劳力,不少在帮我们开挖收获,一个人一天可挣100元到150元。”

应邀赶来的省科技特派员熊飞等,选取一块地现场开挖测产,亩产达到4747公斤。

据悉,金荞麦又名金锁银开、野荞麦,荞麦三七、荞麦当归,中药名“开金锁”,是鄂西北山区生长在溪流边的常见野生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一种近年来市场俏销的中药材,不仅根茎可以入药,秸秆还可以用作猪饲料添加剂。

常年从事中药材收购销售的张绪海发现,当地金荞麦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价格稳步提高,于是在熊飞等技术人员指导下,大胆探索“野转家”栽培获得成功,并在双台乡关沟村流转百余亩土地,建设规模种植基地。尽管今年遇到持续高温干旱,但因金荞麦自身生长能力较强,加之当地沙壤土较为耐旱,因而金荞麦仍然喜获丰收,按照目前市场价格,亩产值达7000元以上。

在张绪海带动下,金荞麦在双台乡关沟村率先种植成功,使当地亩产值大大提高,为当地村民发展产业、就业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