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团团丨威宁荞酥——“阳光之城”的美味点心!三斤礼盒装


威宁荞麦,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威宁种植苦荞历史悠久,具有“小苦荞、大世界”和“荞乡”之称,为中国“三大苦荞”(云南、四川、贵州)种植基地之一。威宁县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的特征,全县最高海拔2890米,最低海拔1234米,平均2200米,年日照1800—2000小时,享有“阳光之城”的美誉。特殊的地形气候与环境,孕育出了自然、生态、无污染的苦荞。

威宁荞酥以苦荞粉面为主要原料,加白糖、红糖、猪油、菜油等多种配料制成,主要品种有白糖、洗沙、玫瑰、火肘、水晶、枣泥等,远销省内外,为全国独家特产。荞酥因色泽金黄又称“金酥”。

威宁荞酥、系贵州乃至全国一优质特色糕点,最初产于明洪武年间,因当时贵州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为给明朝皇帝朱元璋祝寿,特颁告井赏重金,由一丁氏能入利用威宁当地丰富优质的苦荞研磨成面粉、再集各种糕点之所长精心研制而成。因其色泽金黄、甜美芳香、入口酥松易化,取名“荞酥”。当时每块荞酥重达8斤,刻有九龙棒“寿”图案,明帝朱元璋品尝后大为赞赏,称其为”南方贵物、后年年进贡。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昔日每块重达8斤的荞酥,已演变为每斤八至十块,昔日的贡品,现已成为寻常百姓之佳肴。

传统工艺,精益求精,传承贵州荞酥文化。

1、先用细筛筛出细的荞面,按一定的比列加红糖、鸡蛋、菜籽油等拌匀。

2、制作时先将红糖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另外加入菜籽油,再一次煮沸,然后加入白碱、苏打、白矾混合均匀后,放入荞面、鸡蛋,拌好放在案上晾晒,直到面料凉透为止。

3、准备馅料时,要把小豆先煮好,打成粉末,加入红糖再煮,待水将干时,加入菜油拌匀,包心、压膜、烘烤而成。

自古以来,荞麦是彝家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惯于食用的主食,在彝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时至今日,各类营养丰富的荞麦制品仍同彝族人民相伴。在彝家山寨,无论婚丧喜事,逢年过节,还是宗教活动,饮食祭祀都离不开荞麦食品。

威宁县蒋凤明苦荞系列食品厂,成立于2012年,位于威宁县草海镇建设东路的微型食品加工销售企业,企业主要以生产威宁盛名外扬的荞酥、荞饼干系列食品,是传统的食品配方结合现代先进工艺的新型食品企业。生产的荞产品的主要原料是苦荞及鸡蛋、红糖等农副产品,取材于当地,特别是主要原料更是取材当地的优质苦荞麦粉。年需求量可达 1200吨, 鸡蛋也采用农户散养的土鸡蛋年需求量可达万枚,可以为约1000农户创收1000元左右,市场可增收1000元左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威宁荞酥销售价格:
45元/箱(3斤/箱),包邮!
手机扫码加微信下订单:

感谢热心网友的支持,您的每一份订单都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每个扶贫产品的支持。如您有扶贫产品需要推广宣传,欢迎联系我们,联系电话:18798083698



主 办: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
联合承办: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阳广播电视台、贵阳市、县级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18798083698 胡先生
地 址:贵阳市中山东路25号报业大厦2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