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逆袭了

2023年

白象方便面

在天猫方便面排行榜中

获得好价、好评、新品、热销四榜第一

在抖音方便面排行榜中

获得爆款、好评、人气三榜榜首

这一碗27岁的“中国面”

从“低谷”到“重回巅峰”

从“出圈”到“线上为王”

走过了一条逆袭之路

图源:白象▲


产品·中国味道

白象,27年只为做好一碗中国面。

一是聚焦骨汤文化。2003年,白象推出中国第一款骨汤方便面——1元大骨面,成功填补国内方便面行业骨汤品类的空白,随后又通过技术升级,把控原材料破碎度,提高蛋白质溶出率,完成了从“开水泡面”到“骨汤泡面”的迭代;2018年,白象在全国26座城市,寻到了“广东老火煲汤”、“江西瓦罐汤”、“湖北煨汤”、“信阳固始鸡汤”等几十种地方名汤,在专业人士的配合下,提出“告别粉酱包,只用高汤包”的新理念,并推出行业首创的高汤面产品“白象汤好喝”。

二是细分面条赛道。2020年,白象推出“阳光晾晒挂面”,以“一年只产一季”的阳光小麦为原料,用阳光慢晒的方式缓解了用户的健康焦虑;2021年,白象推出非油炸的“植物饱藏”系列,面饼采用荞麦添加量达35%的无盐低脂面,配以0脂油醋汁,缓解用户的身材焦虑。从方便面到挂面再到荞麦面,白象以“健康”为核心进入细分面条赛道,改变了“泡面文化”在用户心中高碳水、低工艺的印象,让“泡面”成为一种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打造网红产品。与其追赶流行,不如创造需求。白象中国面从全国十几个城市,挖掘出了100多个口味的产品。2022年,以川渝传统名菜蚂蚁上树为灵感研发的“蚂蚁上树拌粉”成功出圈;2022年,以江浙地区的苏式细面为灵感的“蟹黄拌面”在小红书上爆火;2023年,白象携手抖音电商超级品牌日推出的“超香香香香香香菜面”更是成为泡面界的顶流……从“蚂蚁上树拌粉”到“蟹黄拌面”再到“香菜面”,白象通过一个又一个网红单品,不仅抓住了年轻人的胃,也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图源:白象▲


渠道·线上为王

白象,为什么能够“线上为王”?

第一,在淘天卖招牌,在抖音打新品。在淘宝、天猫等传统的“货架电商”平台,经典骨汤是白象最火的一个系列,该系列包括“汤好喝”、“珍骨汤”等产品,价格比较平民;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兴的“兴趣电商”平台,蟹黄拌面是白象最火的一个单品,此外还有上海葱油拌面、椒麻鸡丝拌面、辣椒炒肉拌面、黑金臭豆腐火鸡拌面等小众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由此可见,白象在不同平台有不同打法:在淘天卖招牌,通过“大众化”的经典产品来维稳;在抖音卖新品,通过“小众化”的网红新品来拉新。

第二、靠直播攒人气,靠带货做转化。白象在B站、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启动了“慢直播”,通过13个机位,对工厂流水线进行24小时直播,这种“打直球”的直播方式,让白象收获了不少粉丝,一度登顶B站美食类直播第一名;在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白象开始向带货发力,虽然需要依靠“投放”来引流,但白象“店铺自播”销售额远超同行。以抖音平台为例:白象店铺自播销售额超过50%,远超康师傅、统一的8.98%和9.66%。

图源:白象▲


担当·国货榜样

在2023年“新国货榜样”大调查中,白象获得方便面品类消费者偏好度第一。

白象是一个有担当的品牌:一方面,白象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在白象有一个群体叫“自强员工”,他们都是残疾人。数据显示:白象在山东的工厂,残疾职工占了三分之一,人数居济宁市首位。另一方面,白象热衷于公益事业,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水灾、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等都有白象的身影。白象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输出普世价值、弘扬品牌向善在用户心中留下“有担当”、“有情怀”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长远发展。

图源:白象▲


以匠心,传承中国味道;在线上,提高品牌声量;用公益,成为国货榜样。白象,要的不仅是一时的流量,还有长期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