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品“秦丹醋” 酸、爽、美——“陕菜探秘”走进永寿
当专家们端起“茶色饮品”,碰杯之后一饮而尽,嘴里发出啧啧赞美,酸、爽、美。这是6月13日发生在陕西永寿县秦丹醋厂的一幕,专家们赞美的不是茶,而是秦丹醋文化产业园生产的——醋。
中华美食荟 知味陕西。6月13日上午,陕菜网陕菜探秘团走进永寿秦丹醋文化产业园,通过实地观摩、座谈研讨、资源对接、战略合作等形式探索陕菜与秦醋的融合发展。参加探秘团成员有:刘晓钟 陕菜网创始人;安娜 陕菜网编辑部负责人;刘震 陕菜网陕菜探秘之旅负责人;田建国 陕菜网《如画·陕菜》专栏作家;庄永全 首批资深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原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副院长,陕菜网专家;潘建胜 世界名厨名人堂尊师,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 陕菜网智库专家;师永虹 国家高级烹调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刘强 陕工商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菜网《陕菜·旅游》专栏作家;黄涛 中国陕菜网《陕菜情缘》专栏主编,大学副教授;张那 原华商报旅游版负责人,丝路长安记总编,西安旅游协会文化旅游传媒分会秘书长;王辉 旅游美食推广宣传策划专家,陕西省传播学会新媒体传播分会秘书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名厨委秘书长,陕西途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宗昌 高级导游、陕菜智库特邀专家;刘新利 西安摄影家协会会员等。

“陕西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人们都知道陕西人爱吃辣,也知道陕西人爱吃酸辣,因此,醋就成为陕西人日常最爱的调味品之一:凉皮要好醋,岐山面要好醋,油泼面要好醋,炝莲菜要好醋,酸辣白菜还需要好醋……于是,做醋的原料在陕西也有很多种:玉米醋、小米醋、荞麦醋、柿子醋,从西府到东府,红醋、白醋,不同风格的醋让老陕们爱的不得了。



6月13日在,在秦丹醋文化产业园,专家和游客们便品尝到了不同原料做出来的醋:绵软宽厚的荞麦醋、清冽爽口的柿子醋、酸柔回甘的沙棘醋,原本的调味品成了专家们细细品尝的饮品。

据悉,永寿地区制醋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已有文字记载,古法酿醋分为“选、拌、蒸、酵、淋、陈”六步,醋的酿制在周秦故土永寿代代流传,至秦一代日趋完善。




秦丹醋业销售负责人李记对陕菜网陕菜探秘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带领大家先后参观了秦丹醋文化博物馆、现代化酿醋车间和创新醋工艺体验项目,品尝了古法秦丹好醋,让探秘团成员感受到了秦醋文化的深厚底蕴,醋香与食材的鲜美相互交融。秦丹醋业是西安蓝溪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近年来倾力投资打造的深度扶贫开发项目,是一家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大型食醋和醋饮品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致力于食醋及醋饮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制醋工艺展示、传统醋文化与醋养生体验及生态旅游业等领域的创新与开发。




在座谈会上,探秘团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对秦丹醋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及实力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陕菜网业界专家从产品、品牌、渠道等多维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指出:秦丹醋作为陕西特色好醋,要注重产品差异化、年轻化、高端化发展,同时以讲好品牌故事为牵引,优化品牌展示布局和推介模式,通过餐饮、文旅、团购等渠道销售扩大市场版图,将永寿醋、秦丹醋品牌做大做强。

此次陕菜网探秘团走进秦丹醋文化产业园,开展座谈会,标志着陕西传统美食与现代网络平台的融合,为秦丹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更多推广应用空间。未来,秦丹醋业将通过陕菜网这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推动陕菜与秦醋的创新融合,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美食文化做出更多贡献,让更多人领略到陕菜的魅力与秦醋的韵味。

探秘团还参观了千年榔榆,云集生态园,品鉴了生态果蔬和绿色环保食品。


千年榔榆 古豹榆木树位于永寿县甘井镇五星村,距今约1700余年,树高近20米,胸径2.26米,需7人才可围抱。树形美观、树体雄伟,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达400余平方米,树根凸露地面,盘根错节,酷似蛟龙卧地。


云集生态园 云集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绿色人文景区。云集生态园因毗邻皇家寺院云寂寺,又因园区地处黄土高原极高旷处,天气晴朗时高天流云、万象群集而得名,意在云集众家智慧,润泽甘井、福泽永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