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接近灭种,这是它的成套栽培技术,能让你很快上手
小懒猫不说大家也知道,荞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过种植荞麦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自然斗争和生产实践中,选育、保留了一批珍贵的荞麦种质资源。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栽培制度的演变和作物种类的更替,荞麦种植面积的减少,我国丰富的荞麦种质资源在渐趋减少。

因此,目前荞麦只种植在一些地广人稀、土地將薄、气候冷凉、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地区,荞麦已不多见。造成荞麦种质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高产作物的推广,缩小了荞麦种植面积,育种家为选育推广新品种或杂交种,使得许多品种和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

由于大规模开垦荒地、过度放牧、森林采伐,改变了生态环境,使野生种质资源日趋减少;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扩大城,修筑道路,机场,发展工业区,开采矿藏,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植被,毁坏了植物资源,而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些情况的发生发展,同样使作物种质资源日趋稀少。尽管荠麦种质资源的破坏程度十分严重,但是近十多年来,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搜了大量的荠麦种质资源,挽救了一批将要灭绝的荞麦种质,基本搞清了我国裁培荞麦资源的分布现状。

茅麦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总的分布趋势是,甜荞主要分布在北方和南方的一些低海拔地区,苦茅主要分布在西南的云、贵、川一带和北方的高海拔地区。从东北ー>华北一>西北>西南这是我国麦的主要分布带,北方主要是甜荞产区西南是苦茅产区,中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这个地带位于山西的中南部和陕西的南部,甜荞和苦荞均有分布。华南和华东也有零星的甜荞分布。北方荞麦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和内蒙古的中部阴山山脉一带。

南方荞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城的上中游,苦荞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甜荞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下游则以甜荞为主,很少有苦荞栽培。陕西省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最具有代表性,北部主要分布甜茅,秦巴山区处于过渡地带甜荞、苦荞均有分布。荞麦水平分布儿乎遍及全国,北起黑龙江省黑河、爱晖县,南达海南省的三亚市,东起台湾彰化,西至新的塔城、和田和西藏的札达县。垂直分布甜荞基本上分布在海拔600一1000m以下的地方,苦荞分布在海拔1000-1500m以上的地方。

甜荞分布的上限为4100m(西藏拉孜县),下限为几十米。苦荞分布的上限为400m(西藏吉隆、拉孜县),下限为400m左右,可见在中国这个具有亚热带、温带多种生态环境条件生长的荞麦,其种质资源是异常丰富多采的。荞麦种质资源收集エ作的历史回顾过去,由于对荠麦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荞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致使大量的荞麦地方品种分散在农民手中,丰富的荞麦野生资源,生长在荒山野岭、路旁沟边,无人问津。

60年代以前,中国从事荞麦科学研究的力量薄弱,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与支持,1956年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作物品种资源的遍收集,但重点却在大宗作物,况且,荞麦产地多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之地,故难免有漏征之处,尽管如此,到1958年全国已搜集到近2000份茅麦地方品种资源。后因种种原因,大部分被丢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立以后,经各方通力协作,使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逐步走上正规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我国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荞麦种质资源工作,自1980年9月在南宁召开了全国首届荞麦会议后开始工作,在不到10年时间里,在全园范国内共收集到各类荞麦资源2000份。抢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麦种质资源」获得了一批野生麦资源和珍贵稀有的荞麦品种。经过整理,已编目入库1500余份,从而为荠麦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选育,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雄厚的物质基础。统一征集由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发通知,印发统一表格,通过行政机构,以县为单位进行收集。今天小懒猫的知识分析就到这里告一段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