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10万亩荞麦全获丰收

时下,叶黄落地,秋高气爽,正值荞麦收割的**时节。近日,走进环县甜水、山城、南湫等乡镇的荞麦种植区,辽阔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轰隆的收割机,不停的在田野里进行作业,在这如火如荼的收割背后,是10万亩荞麦的大丰收。

伴随着隆隆的收割机声,走进甜水镇鲁掌村兴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正在为合作社收割荞麦的樊世国。樊世国是甜水镇鲁掌村村民,今年他们家种了70多亩荞麦,如今已经全部收完,收入了一万多斤,预计能卖3万多元。樊世国说,“如今家里的荞麦都收完了,就来到合作社收割,每台收割机一天能收40-60亩。”

近年来,环县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荞麦作为环县小杂粮之“王”,在生态效应、经济效益、营养价值等方面成效显著,环县大力推广。为了扩大种植面积,环县依托建办种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统一种植,统一收购。机种机收的实现,解放了劳动力,实施订单种植,保护了农户的收购价,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据悉,环县甜水兴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流转了2000亩土地,其中,订单种植1200亩,共计种植荞麦3200亩,涉及92户,亩均增收500元左右。在甜水镇荣康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仓库,一袋袋荞麦整齐的摆放在仓库里等待加工。这油黑瓦亮的荞麦籽在1个月后,将变成富含多种营养、绿色健康的荞麦面,它们将销售到天津、上海等地,荞皮则作为枕头的优质填充物被销往内蒙。

在甜水镇,除了远销市场的荞麦以外,还有很多农户都把荞麦运往到环县的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环县荣康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樊世栋说:“根据今年上交的情况看,大概能收购2000多吨,也就是3万亩的荞麦,这些大都是甜水、南湫和山城周边的群众交来的。”

近年来,环县不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积极组织电商、合作社、加工企业与农户开展订单种植,倡导绿色、有机生产,延长产业链条,从种植、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着手,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据了解,今年全县种植荞麦共计10万亩,主要分布在甜水、南湫等12个乡镇,预计总产量1.3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