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很落后,他们的水稻耕种管收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想不到吧

因为疫情的原因,两年多没有到缅甸了,平时只能通过电话、网络和那边的农场保持联系。我们的认知里边,缅甸是比较落后的国家,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联合国的排名里边,缅甸属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可是,缅甸的水稻种植很有特色,由于地广人稀,种植户在农机上的投入也是很舍得。

我们在缅甸的品种比较试验

一、缅甸农业的基本情况

缅甸人口大约在5800万左右,水稻种植面积1700万英亩,基本上都可以种植两季,可耕种面积还有1000万英亩以上(水利设施不能覆盖)。缅甸的本地水稻产量雨季稻40-50萝,旱季稻90-120萝,合中国面积产量在300-700斤/亩左右。

内 容

单位

1988年

2005年

增长

稻米种植

雨季稻

百万英亩

11.53

14.39

2.86

旱季稻

百万英亩

-

1.94

1.94

每英亩产量

缅斗

52.76

69.03

16.27

总产量

百万缅斗

653.5

1195.2

541.7

满足国家粮食需求

百分比

-

143%

143%

豆类种植面积

英亩

2022193

8578513

6996420

棉花种植面积

英亩

424805

778659

353854

甘蔗种植面积

英亩

133383

361027

227644

麻种植面积

英亩

-

66625

66625

玉米种植面积

英亩

394973

758132

363159

荞麦种植面积

英亩

-

10406

10406

橡胶种植面积

英亩

192896

491153

298257

油棕种植面积

英亩

19220

137610

119390

茶叶种植面积

英亩

146147

195722

49575

胡椒种植面积

英亩

786

59463

58677

咖啡种植面积

英亩

28041

34923

6882

油料作物种植

花生

英亩

1327322

1659603

332281

芝麻

英亩

2932792

3515819

583027

葵花籽

英亩

645486

1317224

671738

菜籽

英亩

44872

194621

149749

花芝麻

英亩

93612

263612

170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缅甸稻米的自我满足率是非常高,如果不能卖成钱,产量对种植户并不重要!

二、缅甸水稻的耕种管收

我们是从2003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到缅甸种植,当时的政府官员希望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提高当地的稻谷产量,并通过替代种植把大米卖给中国换取其它产品,以满足缅甸民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美国长期对缅甸制裁)。

杂交水稻在产量可以提高40%以上,推广过程不太被缅甸种植户接受,我在那边的试验,老板温谷看到稻谷丰收,收割的过程是由衷的高兴,过后问了我一句话,让我惊诧不已。温谷问的话是 “老板,能借我一点儿钱再修一个谷仓吗?稻谷卖不掉,现有的谷仓装不下了”。稻谷的自由买卖在缅甸还有些问题。另外,缅甸人不喜欢吃杂交稻稻米,缅甸的大米分成两类,吃手抓饭的要求不能粘黏,少数民族多数喜欢绵软的米饭,共同的特点是要求米饭不能糙口,最好是没有渣感。

缅甸的农田是私有性质,可以买卖,单纯以种植水稻为生的种植户,最小面积5英亩(30亩),种植两季水稻,一季豆类(绿豆、鹰嘴豆等)。

这个缅甸的收割机是不是很熟悉的样子

缅甸引进我国的拖拉机整车生产线已经很多年了,工厂主要集中在曼德勒省,民营的“好兄弟拖拉机厂”一直和中国的农机生产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2005年引进中国的收割机;2008年引进插秧机,在缅甸种植户中推广,迅速受到种植户的欢迎。毕竟栽秧、收割稻谷的过程还是太热,一年干两季更是难受。

机插秧育秧

秧苗是不是很漂亮

插秧机引进缅甸还是手扶式4行机(便宜),没有配套的机插秧育秧规程,我按照书本上学来的方法,采用双膜湿润育秧和双膜旱地育秧两种方式,最后发现,还是双膜湿润育秧的方式更实用,主要原因是当地温度过高,湿润育秧有利于控温。

缅甸工人正在插秧

三、关于缅甸大米的思考

1、合作的基础

缅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缅甸主要依靠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出口支撑国民经济,2014年缅甸GDP为607.2亿美元,人均GDP为1415美元,在东盟国家中排名末位,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7.1%,国内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尚有46%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缅甸政府积极推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基本构建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国内民众的市场经济观念和法制观念仍十分淡薄,投资经营的各项隐性成本难以估算。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缅甸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34位。2011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缅甸GDP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2011—2014年4年增长率分别为13.2%、7.6%、8.3%、8.5%。

2、两国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深化,有力促进了中国与缅甸的双边贸易。中缅农产品贸易总额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3%,贸易规模较小,但增长较快,农产品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0.79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5.94亿美元,年均增长25.2%。2013年以来,中国对缅甸农产品出口快速增加,农产品由逆差转变为顺差,2014年顺差额达到2.39亿美元。中缅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加工品,进口农产品多为农产品原材料。中国对缅出口主要产品为花卉、水果、饮品类和粮食制品,进口水产品、坚果、水果、干豆和油籽等。

缅甸的大米加工厂

缅甸有大量的优质农田,现在还在种植产量很低的常规品种,我们有粮食进口的需求,在中缅两国交通问题得以解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缅甸种植水稻,返销回国内,高品质的大米进入市场,早稻大米是很好的米线原料。

3、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效率低下,行贿寻租现象普遍;政局不稳定;缅甸民众对中国存在负面看法

大家觉得可以到缅甸发展农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