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市场上非常便宜的苦荞茶!
苦荞茶和冲泡好的苦荞茶
为什么上市场上有的苦荞茶每斤要卖到100元左右,如市场上的雁门清高苦荞茶、虎标苦荞茶、三匠苦荞茶(此数据采集于全国各大型商超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线上天猫平台、京东平台等),而有的苦荞茶才卖价不足10元,如全国各城市很多自由小商品批发市场、淘宝平台上的一些品牌,在这里就不说明哪些品牌了,原因你懂得!它们大部分采用PET塑料桶包装,黏贴一张简陋的标签。
你是不是很困惑呢?同样的苦荞茶价格也差别太大了,价格基本上相差十倍!作为关注苦荞茶市场十余年的业内人士今天给你爆一下猛料,所有的便宜苦荞茶逃脱不了这几条原因!
黑、黄苦荞对比
第一、以假充好
现在市场上一般说的苦荞茶指的是黑苦荞全胚茶,就是用黑苦荞茶的全胚籽粒经过加工而成的苦荞茶。而市场上很多不良商家使用黄苦荞冒充黑苦荞,原因是黄苦荞的营养价值、成本远远低于黑苦荞,并且两种苦荞脱壳后一般消费者并不能辨别出来,不菲的经济利益致使其这样做。目前市场上一些小饭店由于招呼客人用的就是这种苦荞茶。
第二、以次充好
一般消费者不知道苦荞茶之所以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由其核心营养元素“黄酮(也叫芦丁等)”的含量多少决定的!市场上一小撮生产厂家在生产苦荞茶前将苦荞中的核心营养素黄酮进行萃取提出用作制药原料,提出后的苦荞经过加工生产苦荞茶,因为已经通过提出的黄酮获得不菲的经济利益,所以副产品苦荞茶就非常便宜了。目前市场上的打着天津一些厂家品牌的苦荞茶就是此类苦荞茶。
四种生产工艺苦荞茶对比
第三、营养价值差的苦荞茶(工艺差异)
业内人士都知道,苦荞茶的生产工艺基本上有烘培型、膨化型、微波脱水型、全株型四种。
微波脱水型的产品呈暗亮红色、茶型大小均匀、茶性不容易发挥、但生产效率较高,微波工艺决定了苦荞产品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产生不明物质,所以建议消费者少吃。千万不要认为发黑红色的苦荞茶就是黑苦荞茶,就像小时候吃的烤红薯,温度过高导致淀粉变形呈深色,黄苦荞经过此工艺也会变成黑红色。
膨化型苦荞茶颜色呈颗粒比较疏松体积大、呈淡黄色,不耐泡,就像小时候我们在街边吃过的爆玉米花,高压高温后瞬间减压,有可能使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另外可能遭受铅、铝污染;
全株型的苦荞茶工艺是采用苦荞的根、茎、叶、胚体粉碎后使用定型粘合剂挤压而成,产品呈圆柱形(市场也叫节节茶),汤色浑浊,冲泡后基本上香味很淡,缺陷是采用的粘合剂致使苦荞茶遭受污染。其中四川苦荞茶采用此种工艺的较多。
所以说市场上便宜的苦荞茶基本以上述三种形式呈现的。建议尽量少选这三种苦荞茶,而多选烘炒型苦荞茶(颗粒呈淡黄色、颜色不均匀、颗粒小。优点是耐泡,且茶汤亮黄色、小颗粒加大了水和茶的接触面积,容易使营养溶解于茶汤中)。
烘培型大小颗粒苦荞茶对比图
第四非小颗粒的烘培型苦荞茶
大家都喝过咖啡,咖啡是经过一定温度烘焙后经过研磨成为最终产品的,合适的温度容易激发咖啡的香气散发,研磨是为了咖啡更容易溶解于水,更易被人吸收。作为苦荞茶也是一样,市场上烘培型的苦荞茶有大、小颗粒之分,大颗粒虽然看着漂亮,但是加工温度过低,苦荞的香味没有充分激发,大颗粒和水的接触面积减小,造成营养物质未能充分溶解于水不能很好被人体吸收,烘培型大颗粒市场也叫“龙珠苦荞茶”,选择苦荞茶就要选择小颗粒的烘培型苦荞茶。
QS、有机产品、国家地标产品三种认证标志
第五、不安全的苦荞茶
大家都知道,为了国民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强制标准认证,这主要体现在生产厂房、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运料采购、员工素质等等方面。而小作坊生产,就是逃避国家食药监局的检查,生产的一系列方面根本没有按国家的要求来,所以这样一些企业生产的苦荞茶投入的生产成本小,没有按照国家的食品安全强制标准生产,所以价格极其便宜!
第六、非有机产品、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业内人士都知道食品安全有一下几个等级:一般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往后食品安全级别越高,其中有机产品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市场上便宜的苦荞茶一般都没有此认证。
大家都知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国家颁发给一些产品传统产区,这些地方一般长期生产此产品,并形成独特的产品文化,所以市场上给这些地区生产的独特产品予以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所以市场便宜的苦荞茶没有此认证。
第七、没有品牌保证的三无产品
现代营销产品是经过品牌进行传播的,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文化的积淀、安全保证。市场上便宜的苦荞茶基本上没有品牌、没有QS、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产地址、没有生产联系电话,一旦出了食品安全事故,你基本上找不见责任人。所以这样的苦荞茶就不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