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疯长》:有多疯?让你看不下去的「疯」


《荞麦疯长》,单从这名字来看,它不够真诚。

主谓短语,没头没尾,看得出来在吸引观众,在标榜与众不同。

换成《疯长的荞麦》这么个偏正短语,言简意赅,主题明确,多好。

但人导演偏不。

就这样,仿佛残缺,读起来有点诗意,看起来带些内涵。

看完电影我才恍然大悟:敢情原来就是三位主角的姓名串烧啊——云荞、李麦、吴风。

嚯,真是中二之中带着些许自作聪明的抖机灵啊。




马思纯曾因用力过猛地表演抑郁症患者而被众人批得体无完肤。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句评论:你演的是抑郁症,不是神经病。

或许小马太过于热爱表演这个行当,以至于拿捏不住分寸,演谁都像是在演,而不是像谁。

与她的演技问题类似的,还有一位男演员:周一围。

不展开聊了,单说《荞麦》一片。

《荞麦疯长》共三条线。

马思纯主演的云荞是一条,钟楚曦扮演的李麦是一条,黄景瑜表现的吴风是第三条。

三条线试图巧妙自然地穿插在一起,表现青春的疼痛与残酷、理想与现实、温情与冷漠,但是……导演失败了。三条故事线自顾自地发展,既没能穿针引线,也没有相互辉映,各忙各的,谁都没跟上谁。

为了推动剧情而撮合的情节,总是显得不那么高明。




「我想活成一部电影。」

云荞如是说。

这也是贯穿她这条主线的slogan,或者也是马思纯的内心独白。

所以云荞在影片里把文艺女青年的通病演了一个遍。

遭到姐夫霸凌之后,云荞那种凄惨绝望的劲儿被马思纯表演得畅快淋漓。

这一段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彰显着科班出身的小马扎实的基本功底,却让我不由自主地出戏到上文提到的那段为人诟病的表演。





之后,云荞心如死灰,看破红尘般地试图逃离,向着海城而去。

结果男友车祸身亡。

关于云荞的这些经历,让我不由自主想起曾经的两位青春派作家:郭敬明和安妮宝贝。

在他们笔下,青春必须得有人死,才显得高潮迭起。

在电影中,也必须得有人死,才显得张力十足。

客观而言,我没感受到。

到底怎么才能让创作者理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跟死不死人关系不大,平淡生活也能展现明媚和忧伤,带观众和读者走向感动的共鸣点?




钟楚曦饰演的李麦,也是特色过于鲜明的一个符号化形象。

她追逐理想,却偏偏遭遇车祸。

如此一来,便轻而易举陷入了一个只能靠出卖自己美色才会有所收获的、离理想越来越远的独立女性。

这样的表现形式,过于肤浅了。


黄景瑜为本片吸引了不少女性观众。

一米八几的大个儿,棱角分明的脸,不夸张地说,他目前的颜值,连我本人都得避让三分。

但是,跟王砚辉一搭戏,问题就迎面而来。

苍白的人物设定配上苍白的演技,本来应该通过义薄云天来制造感动的黄景瑜,完全被友情客串的老王无情碾压,实在是惨。




一言以蔽之:作为青春残酷疼痛电影,本片观赏度不如《少年的你》,深刻不及《七月与安生》,剧本刻意,演技牵强,中规中矩,勉强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