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里的中药之小麦和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佳品浮小麦
惊蛰之后,小麦拔节。绿油油的麦田总是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安全感。饮食里的中药,今天介绍小麦和浮小麦。

1.小麦
小麦,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在我国普及种植是在汉代以后,到了明代,小麦种植已经遍布全国。《食疗本草》中说,“小麦养肝气,煮饮服之良,服之止渴。”
“小麦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本草纲目》

现代中医选干燥成熟小麦入药。味甘,性微寒;归心经。有养心除烦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烦躁失眠及妇人脏躁证。
《食疗本草》中说“炒粉一合,和服断下痢。”大意是说吃炒面能缓解腹泻。
2.浮小麦
成熟的小麦可以入药,那不成熟的呢?小麦成熟时,扬起其轻浮干瘪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晒干后即可入药,这就是中药浮小麦。

浮小麦中主要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等,另含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微量维生素B、E等。其成分似乎和全麦面包没有不同,但对疾病的效果却是吃多少面包都实现不了的。
浮小麦性甘,味凉。归心经。有固表止汗、益气、除热的功效。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可配伍应用。治气虚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治阴虚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同用。
同时,浮小麦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可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表邪汗出者忌用浮小麦。#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