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论当今社会的压力能有多大?

平均每6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脱发,全国有2.67亿人被脱发问题困扰着,“头上有毛、心里不慌”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就连不差钱的大佬们,也难逃“秃”如其来的命运。冯仑、潘石屹十多年前就开始秃了;黄光裕发际线告急,直接剃光一了百了;王健林则是典型的M型脱发,各有各的憋闷。

为了生发,谁也没少折腾过。最先上阵的是脱发药水、生发液、健发梳和育发丸,在京东和阿里健康大药房上,一小瓶60ml的抗脱发药水卖到139元还经常断货,可见受欢迎程度。

退而求其次的是各式各样的假发片。中国河南的许昌镇就靠着生产假发,一年狂赚15亿,养活了镇上的30万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但这样的生发,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在一众试图解决**烦的法子里,唯有植发是个“核武器”般的存在。

随着需求量的急剧膨胀,植发行业也迎来了井喷期。据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植发市场规模为169亿元,2030有望达到756亿元。

风口之下,越来越多的玩家纷纷入局。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2万家植发相关企业,占比最多的是民营连锁机构,约占35%,并逐渐形成了雍禾医疗、大麦植发、碧莲盛、新生植发为主的“四强争霸”格局。

火爆的表象下,也造就了行业乱象丛生。多家植发机构存在着医生资质鱼龙混杂、胡乱报价、夸大宣传等一系列问题,有机构靠植发一个月就卖了1400万,暴利程度,超乎想象。

如同露出的冰山一角,漩涡的中心,植发行业也同时面临着高毛利、低净利率、复购率低的怪圈。

赛道虽然火热,但天已经悄悄变了。

都说需求决定供给,植发这门生意,严重被低估了。

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现代“打工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时间与强度增加、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健康的多重因素影响下,“秃头”人数猛增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植发消费市场中26-40岁人群占比达71.5%,占主体地位。就性别而言,男女比例渐趋平衡,且相比于男性消费者,女性植发需求更加多元化。

大势所趋,自然促成了“毛发经济”的快速崛起。严格来说,中国植发行业起步不算晚,相关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引入了进来,只是当时的植发主要集中在治疗层面,面对的多是烧伤、烫伤患者。

从2010年起,行业真正进入到黄金期。作为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秃顶、脱发等问题的美容外科手术,植发的原理并不复杂,目前主流技术是FUE法,即使用毛囊提取器在后枕部分进行分散式毛囊提取,再分离、种植到脱发区,无需开刀恢复快,对毛囊侵害性也较小。

最重要的是,植发相对于其他医美项目来说,医生的主观审美并不重要,所以很容易标准化,也不要手术耗材,非常适合连锁经营,这给了民营植发机构“上位”的机会。

比起数量少、排期长的公立医院,民营连锁植发机构不仅就诊环境舒适,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时间制定出灵活且人性化的诊疗方案,无疑更受欢迎。

当然,植发手术虽好,收费同样不菲。各大机构的收费标准普遍在6~12元/毛囊单位,算下来一场植发手术需要3~10万元不等,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价格。

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焦虑的消费者,为了挽救“头顶大事”的步伐,民营连锁植发机构的生意也因此突飞猛进。

有记者走访北京某植发连锁机构的门店,据了解,单单一个门店,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能达到1400万元。显然,植发已经催生出了庞大的产业。

以雍禾植发为例,2013年时候,雍禾年营收仅有3000多万;2015-2018年,雍禾的年收入分别是1.2亿元、2.4亿元、5亿元和9.5亿元,几乎年年翻番;2020年,雍禾的收入达到16.4亿元,市占率达到11%。

市场的变化,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2017年,CPE源峰出资3亿元,战略投资雍禾医疗,这也是投资机构首次涉足国内植发领域;2018年,碧莲盛获得华盖资本5亿元的战略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包括硬核制药、橙蔻、可氏利夫、特科罗生物等在内的多家防脱护理相关企业都获得了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IDG、天图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

2021年底,雍禾医疗登陆港交所,成为“植发第一股”,随之也掀起了植发企业上市潮;2022年6月,大麦植发递交赴港申请未果后,今年1月,大麦植发再次更新招股书,发起二次冲击;碧莲盛的创始人也透露出公司有IPO计划。

利好之下,大大小小的植发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野蛮生长的植发行业,在给脱发者带来自信的同时,各类乱象也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大。

对于选择植发的消费者而言,安全和有效是最为看重的两点。

抓住消费者的迫切心理,植发机构先将“焦虑”感无限放大,在宣传广告中无所不用其极——秃头谢顶的人如何四处碰壁,来到植发机构后如何再次平步青云,这是植发机构们惯用的创意。

紧接着,植发机构会借机营销优势,打造出专业、技术门槛高的印象,为后续高收费作铺垫。但现实情况却恰好相反,无论技术还是药物,国内植发机构都是直接从国外“拿来”,并没有什么原创成分。

行业内头部玩家的数据来看,也能证明这点。一直将“领先技术优势”挂在嘴边的雍禾植发,2018年至2020年的研发投入分别只有780万、880万和118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0.8%、0.7%和0.7%。行业龙头都不过如此,植发行业的整体现状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很多植发机构宣称其使用的是“某项技术的二代版本、新版本”,但这些“新旧技术”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噱头。然而,对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却很容易被绕进去。

有媒体报道过,一家大型民营连锁植发机构的报价单上,有项名为“PLC-HT超精定位毛囊焕活植发”技术,每个毛囊收取120元,比常规植发价格高出10多倍,此外还要收取手术开台费5万元。给出的理由是采用了全新进口的种植针筒,能多维度精确定位提取毛囊。

但业内人都心知肚明,微针的打大小要根据患者头发毛囊的直径,以及毛囊单位中含有的毛发根数来判断,并非越细越好。这还不是最坑的,植发机构还会看人下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收入情况漫天要价,其中的差价至少有数千元。

然而,就算消费者掏空了钱包,也未必能遇到靠谱的医生。虽说植发是个存在已久的熟练工种,但依旧考验医生的专业度,植发过程中,医生的角度要恰当,深浅要合适,否则破坏了毛囊,就会降低最终的“成活率”。

偏偏,植发生意留不住好医生。要知道,一台植发手术动辄需要4-6个小时,每天最多做两台,而难度系数更高的隆鼻手术反而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好医生要么自立门户,要么转向利润更高的医美手术。

这就导致,市面上很多植发医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北京晚报就曾曝光过,加盟一家植发店成本最低只要7万元,学习植发技术仅需2-3天,无需相关资质认证就可以上岗,摇身一变为专家。

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有关无资质人员进行诊疗、无证行医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去年1月,有消费者在北京大麦医疗美容医院选择了殷姓医生团队做植发手术,但真正操刀时却换成了另一名医疗资质不明的人。

无可辩驳的是,截至目前,大麦植发只有176名注册医师,创始人李兴东在2013年才取得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颁发的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换句话说,李兴东不可以单独进行植发操作,外界也有质疑,李兴东此前多年涉嫌无证行医。

随着“雷点”逐渐暴露,消费者的不满情绪甚嚣尘上,酝酿已久的行业地震随之而来。

根据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2022年植发相关企业行政处罚数量比2021年增长40%,经营异常数量比2021年增长30.8%。

细思极恐的是,在与植发机构的“对峙”中,消费者完全是处于下风的。根据彭博新闻报道,有消费者花费2万余元在某机构做了植发手术,但11个月后头顶发量依然稀疏。

图/黑猫投诉平台图/黑猫投诉平台

一气之下,消费者将植发机构告上法庭,却因为无相关机构鉴定毛囊存活率而败诉(没错,毛囊存活率正是鉴定难、举证难的灰色地带)。

如此一来,植发手术有没有效,全凭植发机构一张嘴,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虽然,为了杜绝行业乱象,国家在2021年出台了《毛发移植规范》,规范了毛发移植的医疗机构要求、相关人员资质及术前准备等方面,但对于植发定价和术后纠纷,仍未有明确定论。

反噬来得很快。消费者的差评与质疑,让植发机构想要通过老客“自来水传播”带客的想法落空,陷入“获客难”的境地,只能不断加码营销投入,增收不增利,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以雍禾医疗为例,2018年至2020年,雍禾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75.1%、72.6%、74.6%,但扣除其他成本后,公司的净利率只有5.72%、2.91%、9.97%,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36亿元和1.63亿元。

反观雍禾医疗在2018~2020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9.6%、53.1%、47.6%,赚来的收入,一半砸在了营销上。雪上加霜的是,上市以来,雍禾医疗的股价一路下行,接近“腰斩”。

急于上市的大麦植发,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19年~2022年7月,大麦植发的营销开支分别为5亿元、3.99亿元、5.21亿元、2.12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7%、52%、50%以及45%。且虽然大麦植发的毛利率超过70%,但净利率不足10%。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7个月,大麦植发营收为4.69亿元,同比下滑19.53%,净利润则仅有1171.4万元,同比下滑57.72%。可预见的是,行业竞争的加剧,只会让广告成本不断水涨船高,继续侵蚀利润空间。

而新生植发的爆雷,则直接退出了“四强争霸”的格局。就在今年1月30日,新生医疗发布函告,称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及继续发放工资,目前集团已成立清资核产工作小组,黯然离场。

植发行业虽然潜力巨大,但过于依赖“营销”的发展模式,加上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已经隐隐有了高开低走的趋势。头部企业或许只有不断走向合规化、有序化、成熟化,才能逐渐提升植发的效果与体验,进而与消费者“破冰”重获信任。

如此看来,想要真正“秃”出重围,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秋毫Detail《广告费用上亿,加盟7万起步,3天无证上岗,植发行业的水究竟有多深?》

3.氢消费《四大植发机构,该戴紧箍咒了》

3.锐公司《收费动辄上万、医生3天速成,植发行业该戴“紧箍咒”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财经头条作者库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 01/恃权而骄、有权任性!这家国有大行原首席专家被双开,这些"金融专家"纷纷落马
  • 02/刚刚,易会满发声!
  • 03/OPPO关停自研芯片公司哲库 回应称会妥善处理
  • 04/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自主品牌集体“出海”势头正劲
  • 05/“面值退”逐渐成为退市主流:超过20家上市公司已收到交易所《事先告知书》,提示其存在退市风险
  • 06/秦刚同挪威外交大臣维特费尔**同会见记者
  • 07/A股纺织服饰板块逆势活跃 北向资金连续6个交易日净流入
  • 08/功率半导体巨头拓展中国“朋友圈” 国产碳化硅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 09/平台数据显示:民宿“加量不加价”是“淄博烧烤”出圈功臣
  • 10/人民日报钟声:基于“小圈子”搞集团政治没有未来
  • 01/要解决美国债务僵局 财长耶伦强调“只有这一条路”
  • 02/刚刚,霍华德道歉!A股全线杀跌,这类股票集体跳水!发生了什么?
  • 03/东莞前首富被立案,10万股东慌了:股价暴跌14%!他热衷炒股,两次违规被罚没1亿多元
  • 04/耶伦拒绝承诺美国将维持偿债义务,CBO称若熬过6月现金危机就能撑到7月底
  • 05/4月居民存款大减1.2万亿元,主要源于两大因素
  • 06/跳水!别慌,A股或有大转机
  • 07/收盘:美股周五收跌 道指与标普指数均录得连续第二周下滑
  • 08/以强有力监督打造廉洁的注册制!易会满重磅发声
  • 09/上证四连跌,内资恐慌北向加仓,投资者在担心什么? 降息预期上升 ,存量市如何乘风破浪?
  • 10/收评:三大指数均跌超1% 传媒、游戏等AI应用方向集体下挫
  • 01/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资产处置部原总经理赵忠杰被查
  • 02/青农商行与大股东陷金融借款纠纷 去年净利润23亿拟不现金分红
  • 03/储户又开始在小银行存款了,有投资者跨省开卡存钱,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冲淡河南村镇银行负面影响
  • 04/5.6折仍无人报名!北京中关村银行1.81%股权变卖遇冷 近半数股东所持股权被查封冻结
  • 05/这两类存款执行利率下周一调整!平安、四川天府、桂林银行官宣 有银行最高降55BP 对老百姓有何影响?
  • 06/通知存款利率下周一即将调整,有银行称至少下调50个基点
  • 07/息差展望、零售转型、网点建设……南京银行业绩会上透露了这些关键信息
  • 08/直击南京银行业绩说明会:南银法巴消金成机构关注焦点
  • 09/《中国金融》|从硅谷银行处置看“小而不能倒”内在机理
  • 10/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调整在即:有股份行、城商行已公告
  •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杨伟民 杨伟民
  • 张斌: 用价格手段扩大需求
  • 温彬: 4月信贷为何冲高回落?
  • 蒋飞: 居民信贷收缩,降息或可期
  • 鲁政委: CPI或没看上去那么弱
  • 王剑: 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
  •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 作手i新一2012:先看几条最新消息:消息一:4月新增信贷7
  • 贤奶黄鲷鱼烧:央行重磅发布:初步统计
  • 金融一休: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 Flying-Beta:5月12日 盘前思考今天的内容又特别重要
  • 艾达聊理财:储蓄型保险预定利率即将下调
  • 无双财经:人生就像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
  • 华尔街首席烧烤哥:#4月份cpi同比上涨0.1%# 现在
  • A股趋势神龙: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新增28只成分股
  • 05-16 星昊医药 430017 12.3
  • 05-15 同星科技 301252 31.48
  • 05-12 美邦科技 832471 10.74
  • 05-12 英特科技 301399 43.99
  • 05-12 亚华电子 301337 32.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