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转基因小麦有望成为谷蛋白过敏人士的福音
最近,西班牙科尔多瓦市可持续农业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麦品种,研究人员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麦中的一种谷蛋白——醇溶朊的含量大大降低。未来,用此转基因小麦做成的面包对于谷蛋白过敏的人士来说可谓是福音。该项研究发表于新一期的《新科学家》学术期刊。
谷蛋白过敏(或是谷蛋白不耐受)在欧美以小麦为主食的国家较为常见,发病率高达1%左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欧美人发现对日常的主食——面包有过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乳糜泻”的免疫性疾病,主要的症状是慢性腹泻、腹胀、水肿等等,其主要的成因就是肠胃对小麦蛋白中的醇溶谷蛋白过敏。
正是这样高比例的人群存在,当前市场上无谷蛋白的食品也开始变得常见且深受欢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为麸质不耐受的人准备的特殊膳食目的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都对谷蛋白的过敏源标识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有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无谷蛋白食品的市场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
谷蛋白,含麸质蛋白的谷物常见于小麦、黑麦、大麦和燕麦中。而醇溶蛋白一种就有45种不同的类型,想要完全的去除并非易事。目前此西班牙的科研团队已经成功的搞定了其中的35种。
目前,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科研人员用此转基因小麦的面粉,招募了数十名患有乳糜泻症的志愿者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据称效果非常好。但是,离此转基因小麦商业化应用,消费者真正能在市场上买到相关的产品,怕是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究竟能否上市也是未知数,毕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考虑可能又是另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