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怎么吃?

#人人关注肾健康#

慢性肾脏病分期:

1期: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 m2)],血肌酐、尿素氮等正常水平或偏高,无临床症状。

2期:GFR轻度下降[60~89ml/(min·1.73 m2)],血肌酐约141~177umol/L,血尿素氮升高,常有夜尿增多外,无任何临床症状。

3期:GFR中度下降,分为3a[45~59ml/(min·1.73 m2)]和3b[30~44ml/(min·1.73 m2)]两期,血肌酐约186~442umol/L,尿素氮>7.1mmol/L,患者可有无力、纳差、轻度贫血、精神差等临床表现,易被忽视。

4期:GFR重度下降[15~29m/(min·1.73 m2)],血肌酐升到451~689umol/L,血尿素氮上升达17.9~28.6mmol/L,患者出现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各系统的多种临床表现。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 m2)],血肌酐达707umol/L以上,血尿素氮超过28.6mmol/L,患者有明显的酸中毒、贫血及严重的全身各系统症状。

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有1.2亿,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肾脏病患者,对于CKD病人而言,通过合理饮食,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发展。

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当肾功能进入失代偿期,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开始升高(如血肌酐 >2mg/dl),就应该开始限制饮食中的蛋白,低蛋白饮食不是越低越好,也不能间歇性低蛋白饮食,要根据肾功能调整,不同CKD分期要求蛋白质摄入量也不同。未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必须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在保证充分的热量供应的前提下,蛋白质才能充分利用。并且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易出现水钠潴留、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等并发症,日常饮食上需保持低盐、低磷、低脂、低嘌呤饮食,注意钾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

充足的热量

每天能量摄入应达到30~35kcal/kg。年龄低于60岁者每天能量摄入量为35kcal/kg,超过60岁者摄入量为30~35kcal/kg。

由于饭量不同,吃的东西不同,每餐和每天的热量摄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如一个菜包子+一碗小米粥+一个煮蛋=150+130+80=360kcal;一碗杂粮饭+一份芹菜香干+半盘香菇油菜=200+120+100=420kcal;一碗面条+一碗麻酱菠菜=400+200=600kcal。由于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建议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早餐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常见的零食,其中花生夹心巧克力(100g)490kcal,蛋挞(1份)246kcal,熟板栗(100g) 212kcal,奶油(100g) 879kcal,春卷熟食(100g) 463kcal,葡萄干(100g) 284kcal,馄饨面(1碗)460kcal,熟山核桃(100g)596kcal。注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可以适当吃些原味坚果、水果当零食。

低蛋白饮食

CKD1~2期患者,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每天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0.8 g~1.0 g/kg(例如患者50kg,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40-50g)。CKD3~5期没有进行透析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蛋白质0.6~0.8g/kg。已经进入维持性透析的患者,血液透析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保持1.0~1.2g/kg,腹膜透析1.2~1.4g/kg。

摄入的蛋白质应至少有一半是优质蛋白质,包括牛奶、鸡蛋、鱼和瘦肉等。每100克食物含蛋白质(g):燕麦 15.6,莲子 16.6,黄豆 36.3,蚕豆 28.2,猪肉(瘦) 16.7,豆腐皮 50.5,花生 26.2,猪血 18.9,核桃 15.4,牛肉(瘦) 20.3,羊肉(瘦) 17.3,鲢鱼 17.0,兔肉 2l 2,鸡肉 23.3,鸭肉 16.5,海参(干) 76.5,鸡蛋 14.7,龙虾 16.4,牛奶 3。

低磷、低脂、低嘌呤

CKD进入中晚期,由于肾脏排磷减少会出现血磷升高,增加患者死亡率。推荐饮食磷摄入每天低于600~1000mg。食物中有机磷主要来源是富含蛋白质食物和含磷添加剂,应避免或减少食用工业食品和饮料,少食动物内脏、海产品、奶制品、肉类及坚果类食品。

常见坚果的磷含量(mg/100g):核桃294、榛子(熟)369、杏仁27、开心果(熟)468、松子(炒)227、香榧(熟)248、腰果(熟)639、花生(炒)326、葵花子(炒)564、西瓜子(炒) 765、南瓜子(熟) 1034、栗子(鲜)89、杏仁(熟)565、莲子(干)550。

低脂饮食可以减少脂肪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减轻肾脏的高负荷工作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因此,CKD患者应不吃肥肉,避免氢化植物油摄入,在饮食上选用脱脂奶及其制品、坚果、植物油(如茶油)等。

少食高嘌呤食品,可避免血尿酸显著升高,避免痛风发生。高嘌呤食品包括动物内脏、啤酒、菇类、豆类、菠菜、芹菜。

适当的钾及丰富的维生素

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每日可摄入钾<3g。

禁食杨桃。杨桃中含有一种神经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神经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而引起中毒症状。同时,杨桃中还含有大量的钾,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食用杨桃中毒的死亡率可高达 20%~40%。

如果尿量正常,应多吃青菜、水果,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如果出现尿少,特别是尿量<500ml,需少吃含钾较高的蔬菜和水果。

含钾较高的蔬菜有:苋菜、菠菜、胡萝卜、马铃薯、扁豆等。含钾较高的水果有:香蕉、菠萝、芒果、香瓜。其他含钾较高的食物有:各种干果、坚果及种子、干豆类及其制品、菌类、腌制食品、海产品(海带、紫菜)等。

常见坚果的钾含量(mg/100g):核桃385、榛子(熟)1001、杏仁106、开心果(熟)735、松子(炒)612、香榧(熟)664、腰果(熟)680、花生(炒)563、葵花子(炒)491、西瓜子(炒)612、南瓜子(熟)610、栗子(鲜)442、杏仁(熟)668、莲子(干)846。

食物先切再洗、绿叶蔬菜浸泡后开水焯一下,可以降低食物钾。

适量补充天然维生素D,以改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若出现贫血,需多食用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牡蛎、黄豆、瘦肉、南瓜种子、鸡蛋黄、黑巧克力、菠菜、动物肝脏、木耳,必要时补充铁剂。

低盐、限水

对于无少尿、水肿不明显的CKD患者,不一定要绝对禁盐,饮食清淡即可。

对于有高血压或水肿的患者,应严格限盐,钠摄入量每天应低于3g,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罐头食品、快餐食品的摄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限制盐的摄入:不要在餐桌上摆放盐瓶;烹饪时少煎炒,使用香料代替盐作为调味品,注意食品标签上的含钠量;拒绝所有腌制食品、酱菜和含盐的小吃;将少量盐洒在食物表面而不是烹制在食物中;开启罐头食品,沥掉盐水,再用净水浸几次除掉盐分再烹饪。

水,原则上是量出为入。无浮肿,每日尿量>1000ml以上患者,一般不控制水的摄入量,口渴则饮;有明显水肿时,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需记每天尿量,摄入量要少于排出量;尿毒症伴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的患者,由于体内容量负荷过重,水排出少,这种情况要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已开始透析的患者还应根据每次超滤量调整摄入水量。

总的来说,CKD1期主要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CKD2~3期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和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CKD4~5期需要及时检出营养不良并予营养干预,减少并发症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