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普耳:荞麦种植,轮作制度是怎样的?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荞麦种植的知识以及荞麦的区域规划和轮作制度的详细讲解,希望对大家能有一定帮助。

一、荞麦适宜的前作及其特点
根据不同的前作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莽麦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茅麦最好的前作依次可为豆类、薯类、玉米、麦类等。
(1)豆茬:豆茬的土壤一般都采用深翻耕,土壤荞分和水分比较充足。并且具有诸多优点:豆类作物可通过根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增加土壤中的复素:②豆类作物一般伴作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较少,不易荒地,田间管理较细,田间杂草极少;③种植豆类作物一般采取深翻耕,极易形成上虚下实的土壤耕层,这种耕层构造极利用于荞麦的生长发育。

(2)薯类作物茬:种植薯类作物土壤需要进行深翻耕,土壤耕层较为疏松,极利用荞麦根系的生长。种植薯类作物(马铃薯和红薯等)时,一般施肥较多,特别是农家肥较多,致使土壤肥力充足,剩余部分对后季荞麦生长极为有利。再则种植薯类作物时,管理较为精细,田间杂草较少。
(3)玉米茬:玉米茬种植荞麦,主要是种植玉米时施入肥料或农家肥较多,土壤肥力充足,为后季荞麦提供了充足的荞分。再则是中耕管理精细,田间杂草极少。
(4)麦类茬:在四川地区,麦类收获后可种植秋荞麦。麦茬适宜种植荞麦的主要原因是麦类作物收获后,要进行翻耕或起茬,土壤疏松,利于荞麦根系生长。
另外,麦茬翻耕可将表层的杂草翻入士中,避免杂草成灾。

二、荞麦的区划及轮作制度
根据全国各地区的生产特点及气候环境条件,结合我国荞麦的主要产区作物种植结构、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水平,可将我国荞麦的种植划分为几个区。
(1)北方春荞区。这些地区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m左右的山地和高原,但北部坡面和盆地亦有500m.无霜期100-130d,冬季气温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温和而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生育期间温度迅速上升,积温不高,大部地区≥10℃,积温不到3000℃。降水量少,年降水300~-400mm,春季尤稀少,夏季较集中。
该地区为荞麦主要产区,全国种植面积50%~60%。一年一作,春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东北及内蒙古东南部习惯宽境,西部多窄行条播。这些地区的裁培作物主要以荞麦、蒸麦、马铃器等喜冷作物为主,辅以其他小宗粮豆。轮作制度也主要是与这几种作物轮作倒茬。

(2)北方夏荞区,这些地区主要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位于小麦播种一成熟期225-275sd,北起燕山沿长城一线,与春荞麦区接壤,南以秦岭淮河巴山为界,西至黄土高原西侧,东濒海岸,其范围与北方冬小麦区吻合,包括黄淮海、晋南、关中、隐东、辽东半岛等地,这些地区大部分为平原低海拔区,其他亦有丘酸山地或河谷沙土。海拔自几米到数百米不等。无霜期170~225d,春季寒冷,秋季有霜,夏季炎热。210℃积温3600-~4800℃,降水500-900mm,七八月雨季集中,会形成溃害。土壤肥力中等。该地区主要产区的荞麦主要为小麦后茬,甜荞种植面积占全国荞麦面积的15%~20%,平原七八月复播甜荞,高寒山区五六月春播苦荞为本区特点,本区多习惯窄行条播,一般采取二年三作或一年两作或高原山地的一年一作。

(3)南方秋、冬荞麦区。此地区平均温度16-18℃,≥ 0℃积温500~-60℃,无霜期240~330d,年降水量1000-180mm.热黄源丰富,属中、南亚热带范围,人多地少,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区。岭南地区年平均温度18-24℃,>10℃积温6000-9000℃,无霜期300~360d,年降水量1100~2000mm,水热资源十分丰富,人多地少,土壤多丘陵红壤。主要为稻的后作,安排好白露至立冬期间60d空隙,可变“春粮-杂交水稻制种”为“春粮-杂交水稻制种-荞麦”这种种植模式,但总体来讲,主要为零星外布,种植面积极少,不到全国荞麦总面积的5%,主要采用穴播为主。

(4)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我国西南地区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穿插以丘陵、盆地和平坝,海拔800~3000m,农业立体性强,种植垂直带明显,耕地多分布于山间平坝、盆地沟川或坡地上。年平均温度7~18℃,>10℃积温2700~4700℃,降水900~-1300mm。本区海拔400m以下的河谷平坦地区,>10℃积温超过5500℃,无霜期长于300d.地理位置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其微气候各不相同,常出现季节性干旱的情况。西南区是我国苦荞麦的主要产区,也是世界苦荞麦的主产区,常年种植苦荞麦在80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占全国莽麦面积25%~35%,一年一作,春播。多年来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轮作体系,即:燕麦—马铃薯—燕麦—荞麦,同时,该地区根据海拔的不同,选择种植春莽、夏莽或秋荞麦。

三、与荞麦轮作相应的农作制度
在长期的轮作过茬中,必定形成了相应的农作制度以配套农业生产。农作制度,特别是土地的耕作制度,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要求,在合理轮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土壤耕作制度、施肥制度,如轮耕、轮肥等。夏荞麦应重视早春的顶凌耙磨,种前浅耕耙土以保证土壤墒情,春荞麦播时若搞情较差需要浇水补充。在四川凉山地区,形成了播种马铃薯时重施农家肥,燕麦适量氮肥、重施钾肥,荞麦重施磷肥的施肥技术原则,保证全年作物产量。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大家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