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 - 2022.1 海关+市场监督局通报整理,这些产品不合规

为了帮助宝妈在购买产品时,避免更多坑,我们后面将会定期整理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和海关进出口总局定期公布的不合格产品,来为宝妈们提供参考,这期我们整理了 2021 年 7 月到 2022 年 1 月的通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安钮希婴儿配方奶粉1段:菌落总数不达标,DHA、ARA 实际含量低于标示值得 80%;

蜜儿乐儿婴儿配方奶粉1段:铁实际含量值低于标示值的 80%;

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通报

哺食小铺小米胚芽米精华,维生素E含量不符合国标;

爱思贝婴幼儿燕麦粉,维生素A含量不符合国标;

桂格燕麦片,标签不合格;

对于进口食品,之前我们总结过: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食食品来说,我们国家有着对应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国外品牌的食品进入我国必须要符合国内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食品配料以及营养强化剂从种类到使用量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标准会存在差异,很多情况下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比如铁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另外进口产品的运输过程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污染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产品出现超过保质期或是菌落数超标的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有实力的企业会选择在国内自建工厂,比如嘉宝以及亨氏。还有一些国外厂商,会专门针对国内标准进行生产(婴幼儿奶粉以及辅食都是如此),但也只有奶粉是中文包装,辅食依然还是原包装加上中文标签。

最后还有一些厂商,则是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国人去国外开一个海外主体,在国外代工生产,然后再销回国内,比如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小皮,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人,背后的资本方也绝大多数是国内的资本机构,小皮在国内市场的布局也要远早于国外市场,而完全照搬了小皮模式的爷爷的农场也在最近几年,在品类和营销上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