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南好天气,可怜冬景似春华,这估计是对今年早冬最好的写照了。正好趁着天气未寒,登山游玩,去邂逅本期的主人公——高粱泡(图1)。高粱泡是小编儿时爱吃的野果之一,虽然长得小小的,但聚在一起跟葡萄串似的,每次遇到就是一大片。吃的尽兴之余,有时还会依据奶奶的嘱咐,采点高粱泡的根带回家,切片后晒干,村里谁有个风痛、月经不调啥的,奶奶就把这个草药送他们,并说用这个草药炖上猪蹄,好吃还能治病,那温情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图1
【民间应用】
高粱泡,畲药名寒扭,冬泡,是悬钩子属的植物。同属的还有插田泡、山莓、蓬蘽、掌叶覆盆子等,民间统称这些果实为“扭”,听到这些名字你是不是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悬钩子属果实除了蛇莓外都是野外常采摘的野果,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酸甜可口,味道喜人。高粱泡果期相对会晚一些,一直到12月,可以想见这个时节在山里遇到时的惊喜。高粱泡果实成熟时,可直接食用也可制果酱,更可酿酒。在北方,高粱泡酿酒是非常常见的做法,淘宝亦有售卖。
除了果实,高粱泡主要的药用部位是它的根和叶,有祛风活血,散瘀调经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咳血,便血。畲医还常常把高粱泡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根叶既可内服,也可捣烂外用。
【植物形态】
高粱泡是蔷薇科植物悬钩子属半落叶藤状灌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生于山坡林缘、疏林下或岩石旁。茎有棱,散生钩状小皮刺。
图2
单叶互生,叶片纸质,宽卵形,稀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疏生柔毛,老时仅脉上有毛,边缘明显3~5裂或呈波状,有细锯齿(图2)
图3
圆锥花序顶生,有短柔毛;萼片5,三角状卵形,外被短柔毛和黄色腺点,边缘密生白色短绒毛;花冠白色,花瓣5,椭圆形,与萼片几等长;雄蕊多数,位于萼筒边缘(图3)。
图4
聚合果球形,由多数小核果组成,直径约5~10毫米(图4)。果实虽小,但成熟时红彤彤的,一串串似葡萄串似的挂在枝端,煞是好看,产量也非常丰富。丰富的产量为酿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花期7-9月,果期9-12月。
【现代应用】
现代应用较多的是高粱泡的果实,研究表明高粱泡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粗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高粱泡资源丰富,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高 ,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民间验方】
1.风痛:高粱泡根10~20g,崖花海桐根10~15g。加猪蹄,水煎服。
2.坐骨神经痛:高粱泡根30g,与猪蹄共同煮,食肉喝汤,连服6~7天。
3.月经不调:高粱泡根30g,珍珠菜根、丹参、南五味子根各15~20g,水煎黄酒冲服,于干净后连服3剂。
4.肝硬化:高粱泡根60到90g,加猪肝250g,炖服,每星期服1次。
5.外痔肿痛:高粱泡鲜叶加砺灰(或生石灰)捣烂,湿敷足外踝(痛在肛门左侧,敷于右侧足外踝,痛右敷左),有消肿止痛作用。
6.据民间资料,高粱泡根还有疏风解表的功能,用于感冒发热等。
【温馨提示】
1、户外采摘时一定要辨识清楚才可食用,不要误食。
【附注】
1.参考文献:《浙南本草新编》《浙江植物志》《中国畲药学》。
2.感谢百草团钟建平老师提供照片,感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陈坚波老师审稿。
来源 | 中药房 叶娇燕
编辑 | 王晶
审核 | 傅一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