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高温对农作物危害有多大?看种植专家怎么做?

河南省气象台2019年07月05日07时45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黄河以北和洛阳、郑州、开封三地区及商丘、许昌两地区北部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请注意防范。

夏季炎热常出现高温天气,人能有空调避暑,但是农作物怎么办呢?高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多大,你们不可能不知道,一个不小注意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低产甚至绝产,所以你们真的要注意了!

对于高温真的不能忽视,以下问题要注意:

1、高温的危害有哪些?

(1)高温会使植株叶绿素失去活性、不能较好的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膜半透性丧失,植物不能较好的生长;高温使得光合化物输运输到穗部和籽粒的能力下降,籽粒不饱满,产量有所下降。

(2)高温对作物的危害,一般以水稻危害较为明显。水稻开花期遇到高温时,花粉粒破裂丧失授粉能力,造成空粒。高温还会引起蔬菜落花,使座果率降低,对黄瓜、茄子等生长期的作物都带来一些危害,马铃薯受害后退化,薯块变小。下面说一下对待高温危害的解决办法。

2、高温危害的解决措施有几点需注意?

(1)用水降温。

高温天气,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的气候条件,使温度降低1℃~3℃,降温效果小、但也很有效。

(2)人工辅助授粉。

在高温干旱季节,农作物自然散粉、传粉能力下降,对玉米、高粱等异花授粉作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减轻高温对作物授粉、培育的影响,使结实率比自然授粉提高5%~8%,保证农作物不会空粒、空壳。

(3)根外追肥。

在高温季节,用尿素、人尿、牛尿、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浸出液多次进行叶面喷肥,既有利于降低温度、增加保湿;又能够补充农作物生长期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但是要注意喷洒的不用太浓。

夏季高温,给农作物打千万注意方式方法

夏天天气炎热,给农作物打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大多数农药的药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高温季节用药时应注意减少药液用量,从而产生打一遍顶两遍的效果。

兑药浓度不要过高

高温天气下喷药,兑药浓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下药液水分蒸发迅速,相当于增加了药液浓度,果树易发生药害现象,所以果农朋友们夏季打药时应严格按照喷药浓度兑药,不得私自加大浓度。

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部分农民认为温度高药效好,喜欢趁着高温打药。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温度高的时候害虫也躲起来不出来活动,打药打不到害虫,加上高温下农药挥发快,反而导致药效差。另外,药物的挥发还易导致人发生中毒。农民朋友打药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喷药时要做好防护

高温天气下,很多果农因为气温高,在干农活的时候穿很少的衣服,但在打药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温度高人体皮肤毛孔扩张,挥发和飘散在人体皮肤的药剂容易被皮肤吸收,从而导致中毒现象发生。

不要在清晨喷药

不管什么季节,清晨都是一天之中温度最低的时间段。有些果农图凉快,在清晨就开始打药。如果时间太早,露水还没有蒸发完,此时喷药的话,药剂会被植株上的露水稀释,相当于降低了药剂浓度,使喷药效果不佳。

夏季喷药时,选择在阴天、晴天上午8时以后(露水干后)到10时,下午5时到7时,这两个时间段害虫活动旺盛的时间喷药。为了预防药害发生,应适当加大兑水量。喷药时一定要戴好口罩,穿长袖防护服,并且在喷药后及时洗澡,防止中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