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你种对了吗?收购商按颜色定价,颜色不同,价格就不同
高粱大家熟悉的农作物,在不同的时代,高粱赋予了不同的使命。
农村吃大锅饭时,一窝蜂上阵劳动,口粮按人头分配,够不够360。口粮分配基本上是四条腿走路,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各占四分之一。那时的高粱是北方农民的主要粮食。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高粱已经从农民的餐桌上退出。高粱换了一身马甲,以另外一种身份上了人们的餐桌,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酿造业的主角。
高粱的出售,价格是种高粱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过去卖高粱不问品种,不问颜色,更不问软硬。只要是叫高粱基本上都是一个价格。农民种着放心,出售省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高粱开始耍‘’变脸‘’。一年一个变戏法,让你捉摸不定。前几年,高粱是以软硬定价格。软高粱吃香,一斤可以卖到1.8元,硬高粱就被低看一眼,差价在2角,每斤只有 1.6 元。
有了这个教训,第二年农民学的精明了,害怕吃亏,减少收入,大都种上了软高粱,结果总是做到想不到,第二年软高粱不吃香了,变成硬高粱吃香走红。

种高粱农民连续吃了二年亏,变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种啥才能成为高价高粱。瞎种吧!
今年高粱不分软硬,又变成颜色捉弄人。红壳高粱成主角,价格高。每斤1.35元。黑壳高粱当配角,价格低,每斤只有1.25元。
高粱其实不管什么软硬,什么颜色,只是收购商耍的一种价格把戏,让农民防不胜防,少赚钱。收购商打价格战,赚的盆满钵满。
按理说,价格不同,高粱就的分开储存,但是收购商除了少给农民付钱外,那管什么软硬红黑,统统一个仓库储存,搅和存放。

农民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无论什么人都想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狠狠宰一下,狠狠赚一把。定价权永远不在农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