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回家,一走进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小院落,就被眼前高大的高粱糜子吸引住!要是满园子都是它的伙伴也许不会令我这般惊讶,可偏偏就只有一株!要是不折不扣地长在园田地里,或许也引不起我多大兴趣,可它偏偏与小院落有这份缘!物以稀为贵在这里得到最恰当不过的诠释。

它的高,三米许。穗子呈散散落落状,并非是正儿八经的红高粱那样紧紧抱团。这是用于扎笤帚用的,村里人管它叫高粱糜子。此时,有些叶片已有了斑斑驳驳裂痕,估计是雨淋日晒的结果。根系狠狠地扎进缝隙里,尽管那缝隙是红砖铺道所成,且有几条根系**在外,但很有结实感,根基很实。

“还楞着干啥,快进屋歇歇吧。”在院里拄着拐来回踱步的老父亲,许是见我如此痴迷一般,催促着。难道年逾80高龄的父亲对这棵高粱糜子也有奇怪感不成?

此后的某一天,风云突变,急雨横扫。我从玻璃窗往外仔细盯住那株高粱糜子。高大身躯随风摇弋,狂猛地旋转在院落中,很是叫人揪心它命运时刻就要结束。枝叶拧劲地乱卷,仿佛那风那雨有些跟它也是过不去,抽打出“啪啪”的响动来。这么一棵普普通通的高粱糜子,又没有志同道合者陪伴左右,又没招谁惹谁,却遭受着这样的磨难,真是难为它了!看着就叫人心里难受。妈说:“也不知道从啥地方来的,自打小苗一出来,我跟你爸就挺注意了,不让旁人踩着,有时候浇浇水,别的啥都不用管。谁想到一长就长这么高。”它有缘生长在这座根本不起眼的院落里,无所求取,凭借着自己的非凡毅力,虽然很孤寂廖落,却能够一直与风风雨雨抗争着,顽强地成长着。我深知:这棵高粱糜子最终要把自己的茎秆送去燃烧为他人供暖,要把糜子颗粒加工成米送给人们改善伙食一饱口福,还要把糜子穗做成笤帚扫去尘埃还一个洁净的人间世界!它舍弃掉贡献出自己全部所有,而面对各种挑战各种困苦却处之坦然淡定,随遇而安,实为吾师也。

雨停,我推开屋门。一股清新味道沁人心脾。来到高粱糜子近前,我在仔细打量它。近房高,须仰视。高粱糜子穗泛起红晕,雨后阳光在它身上逗留,一闪一闪的,耀人的眼,那是水珠在流动。叶片的绿,更深一些,透过刚才的雨水,显得年轻了许多。**的根脉这一刻似乎加足了油,鲜亮多了,精神多了。习习轻风一摇,一片花雨纷落,竟有几滴偷偷钻进脖颈,凉凉的爽!经受住又一番风雨洗涤,这株高粱糜子应该又向成熟跨进一步。我对它莫名其妙地有了更多的敬意。

那是几天后,清霜薄薄一层,高粱糜子周身一色银白。它依旧那么神采奕奕那么挺拔绰约!那是即将最后成熟时的耀眼光彩。我每次见到它,都会发自内心地送上一句话:“你走过的一生是艰难的不易的,但你是刚强的不屈的,你是无私的彻底奉献的!”

临别前,我又一次站在小院这棵高粱糜子下举目仰望。我已无语。

踏上归途,我蓦然回头再望家那个熟悉的小院落。拄着拐的父亲母亲,站在那棵高粱糜子旁,披着夕阳余晖,两尊灿烂的雕像目送我依依前行。

作者:孙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