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明年可能大爆发!准备好了吗?这篇文章教你识虫防虫

据报道,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今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区域广,国内外越冬范围广、虫源基数大,玉米等作物种植布局和气候条件有利,预计2020年草地贪夜蛾重发态势明显,发生形势极为严峻。发生区域涉及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华北、西北玉米种植区,有迁入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的可能,发生区域占玉米种植区面积的80%以上,见虫区域超过1亿亩;各地区均有集中危害的可能,南方省份发生代次多、危害重。

入侵生物的发生一般经过“入侵—定殖—爆发”3个过程,而草地贪夜蛾今年已经入侵我国,并在西南、华南以及江南南部定殖。正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所说:“今年的草地贪夜蛾只是一些试探性进攻,明年将可能是全面爆发的一年。”那么,以上这些地区的农户朋友们,明年该如何进一步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天天学农就来帮助大家强化知识储备,科学识虫防虫

一、草地贪夜蛾到底什么来路?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2018年7月与我国相邻的印度首次报道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8年8月发出全球预警。随后半年时间内,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国、老挝、越南共计九个亚洲国家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三年多时间在非洲亚洲呈快速蔓延态势。近来,我国不少玉米产区发现了草地贪夜蛾的踪迹。

草地贪夜蛾的卵粒径为0.3~0.4毫米,初产时为浅绿色或白色,到孵化前变为棕色,多产在作物叶片正面,通常堆积成块,由白色鳞毛覆盖

草地贪夜蛾的蛹呈红棕色,椭圆形,长14~18 毫米,宽4.5 毫米左右。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深度为2~8 厘米的土壤做一个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茧在其中化蛹,也可以在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穗上化蛹。

草地贪夜蛾幼虫分为六个龄期,高龄幼虫体长30~36毫米,头部有着呈白色或者黄色的“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四个黑斑,1~3龄幼虫头部没有外形纹。

草地贪夜蛾的成虫翅长 32~40 毫米,雄虫的前翅呈灰色至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雌虫呈灰色至灰棕色。

除了以上外形特征之外,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有已一个很显著的习性特点,一是有假死习性,如果我们碰它一下,就可以看见老熟的幼虫卷成一团,呈“C”字形。

“特别能飞、特别能生,特别能吃”是草地贪夜蛾让人闻风丧胆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报道它的成虫能够随着气流一晚上迁飞100多公里,甚至最远能够飞到15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一个雌性的草地贪夜蛾能在一生中产出10~2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又有1000~2000粒卵;草地贪夜蛾同时还是暴食性害虫,低龄幼虫聚集危害,3龄后食量大增。受害叶片残缺不全,光合作用下降,作物苗期受害可导致减产10%~25%,甚至被蚕食成光杆,颗粒无收。因此,它又被称为“粮食杀手”。

二、如何打倒草地贪夜蛾?

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控,避免大面积成灾现象发生或者疫情蔓延。目前,草地贪夜蛾的主要防控技术如下:

生物防治

实行禾本科作物与非禾本科作物间套作(也称立体种植),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技术。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嵌套一些非寄主植物,以减轻草地贪夜蛾的扩散,同时也可以丰富农田植物种类,增加天敌的种群。具体做法是把草地贪夜蛾不喜欢的一些植物进行间作套种,如豆类、芜荽、苦菜、菜豆、南瓜等对害虫有趋避作用的植物和天敌诱集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草次贪夜蛾虫量,这是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要做到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以增强农作物自然抗虫能力;控制氮肥用量,防治因偏施氮肥而引起的植株徒长,导致草地贪夜蛾取食增加、产卵增多。

作为一种昆虫,草地贪夜蛾有很多的天敌,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保护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自然天敌来对它进行防控。如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夜蛾黑卵蜂、草地螟阿格姬蜂、斑痣悬茧蜂等;捕食性天敌——猎蝽、小花蝽、草蛉、蜘蛛、蚂蚁等。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作用,培育农田生态防护带,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草地贪夜蛾入侵到中国以后,国内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云南的田间调查中已经发现白僵菌、绿僵菌都能够在其体内寄生。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我们就可以筛选一些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好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控。比方说,在贪夜蛾卵孵化初期,选择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杀霉素、苦参碱、印楝等,进行全园喷施,实现以菌治虫。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苏云金杆菌配制成药土在作物上撒施,这种技术特别适合于在水源比较缺乏的地区使用。首先我们先在地里取一定量的沙土,然后将沙土与生物农药苏云杆菌药剂按照5份沙土、1份苏云金杆菌的比例进行混合,注意一定要把生物农药跟沙土拌得均匀,最后再将配置好的药土撒施在作物上,如玉米的喇叭口里面,就能有效杀死草地贪夜蛾的幼虫。

物理防治

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期,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在大面积集中连片农田,每30~50亩设置1盏频振式杀虫灯或者黑光灯,诱杀成虫;采用对草地贪夜蛾转移性强的性信息素诱芯,如“诱陷多”等活性成分为(Z)-7-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的专用诱芯,在玉米、水稻、棉花、蔬菜、高粱等作物田间,距离地面1~1.2米或者高于作物20厘米的位置,架杆设置性诱芯及配套的桶形或船形诱捕器,通过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型化合物,吸引雄成虫并将其诱杀,从而降低雄雌蛾的交配概率,减少有效产卵量以及幼虫的孵化基数。需要注意的是,性诱芯每2个月左右就需要更换1次,以免诱杀效果减弱。

与其他害虫一样,草地贪夜蛾也具有趋味性。我们可以配置糖醋液作为食诱剂,糖、醋、酒、水的配比为1:4:1:16,可结合性诱剂每亩悬挂6个糖醋液罐,悬挂高度为1.5米左右,每天定时清除诱集的成虫,每隔1周左右添加1次糖醋液。

根据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假死性特点,还可以在作物叶片受害处,通过摇晃作物秸秆,人工捕捉受惊动后蜷缩成“C”字形的幼虫,收集起来后再进行集中杀灭。

化学防治

能够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啶虫脒乳油、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4000倍液,5%氯虫本甲酰胺悬浮剂1000~1300倍液、24%甲氧基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液以及20%甲氰菊酯乳油等。可以选择上述药剂中的一种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

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1~3龄)的清晨或者傍晚为**施药时机,也可在虫口密度达到10头/100株的时候进行防治。注意喷洒在作物叶心、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总结

草地贪夜蛾危害面广、食性杂,寄主植物达300多种,仅常见植物就有80多种,几乎涵盖所有农作物,尤其是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甘蔗等禾科作物更是其危害的首选对象,它也危害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植物。所有农户朋友们一定要严阵以待,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识别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生理习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文介绍的几种防控技术,可有效地减轻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喜迎双旦,暖冬献礼!天天学农优选农技好课,最高直降4000元!快快点击下方小程序选购吧!(活动时间:2019.12.25~2020.1.2)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什么最爱搜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