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记: 高梁肉其实就是温州人土制的猪肉脯
本文作者“大福”,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我前几天煮泡面的时候,顺便搁了一点我妈晒的高梁肉,就有人好奇了,问我高梁肉是什么?我家土话叫高梁肉,是酱油肉的一种衍生产物。
温州人家在年关近的时候,往往要做一件年年必做的事情晒酱油鸡鸭肉还有鳗鲞,温州人家的年味除了炊松糕和捶甜甜的捣糕,另外一样事情就是年关近,酱油肉飘香在窗前了。年年在阳历十一,二月,家家户户就开始晒酱油肉了,在我眼里酱油肉是一件极寻常的家乡味食物,不觉得格外好吃,却也离不开这一道家乡味。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温州人家才开始晒,这个是跟着季节走的,入夏腌制杨梅酒,那个时候杨梅盛产,入冬就要开始腌晒酱油肉了,此季阳光正好,风又大,把菜场里打来的几斤三层肉拿味精,糖,酱油,黄酒来弄鲜肉,酱油肉是每年必备的年货之一。一直吃到 农历二月初二,就结束了,也不会再有人晒酱油肉了。说酱油肉好吃,可能是因为入了酱油,其咸鲜味格外浓厚,加上肉质本身就是肥瘦相夹的五花肉和腿肉,上锅一蒸,油得淌油不止,还伴着一股子酱油浓郁香气。家里平时炒个年糕搁一点进去,懒得做饭上,抓一点出来上锅一蒸,随便再炒个青菜,就是一餐饭了,极是方便省事。

酱油肉
温州话里把宰肉叫打肉,把杀猪的叫打肉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喊下来的。入冬后,我妈问我想吃酱油肉还是高梁肉,我想想还是想**瘦肉,就说要吃高梁肉,后面我妈就腌起来晒了。我网上查了下,还真有高梁肉的叫法,网上说是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进巷广进祥腊味店,我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店,反正我就知道高梁肉说白了就是温州人土制的猪肉脯,是割猪后腿的肉,取其精瘦肉,拿糖,味精,酱油和黄酒腌制,隔在太阳底下晒干,风吹,到了夜里也没有拿回屋里,照在窗台上让风吹干,但高梁肉价格不便宜,比酱油肉要贵,三斤鲜肉才晒成一斤的高梁肉,味道确实是比酱油肉要香太多了,宜做菜,也宜做零食来吃。味道浓郁又鲜甜,还有酱油的咸香味。

(全文完)
本文作者“大福”,现居温州,目前已发表了1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大福”关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