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兴国4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灭北汉,完成了大哥赵匡胤都没完成的事业,此时意气风发的他,正在筹划一场更大的赌博,造就自己的千古帝梦。
在围困太原的过程中,北汉的宗主国辽曾派使者询问宋太宗攻击北汉的理由,赵光义的回复是“北汉不听话,就得打,如果辽不援汉我们关系如初,如果辽出兵支援北汉,那么我们就战场上见”。使者复命后,辽旋即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统帅,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率领精锐部队驰援北汉,赵光义也制定出围城打援的战略,命令云州观察使郭进率部到石岭关构筑防御阵地,并叮嘱郭进,如果丢了石岭关你也不用活着回来见我了,命令郭进死守到底。
白马岭之战:辽国援军和宋军防御部队在白马岭隔涧对峙,辽军监军耶律敌烈自认为是亲王勋贵不顾主帅耶律沙反对,认为宋军立足未稳,首先率领骑兵强渡白马涧强攻宋军阵地,宋军主将郭进也反应迅速,马上命令步兵沿河涧结成防御阵型,然后命令弓弩手在步兵后结成密集箭阵,对着河里的辽军骑兵一轮又一轮万箭齐发。
辽军虽然勇猛冲锋,但中间的白马涧还是有效地缓冲了骑兵的速度。面对宋军的密集箭雨,骑兵们陆续中箭溺死在河里,尸体的越积越多,使得辽军的冲锋速度更慢,上岸后的辽军又遇到宋军长矛手攻击,无法保持队形,只能零散作战,郭进看到耶律敌烈已经渡河,一边亲自率领宋军反冲锋,一面命令弓弩手继续射击后方渡河的辽军。作战中郭进阵斩耶律敌烈,主帅耶律沙身中三箭,最后依靠来策应的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诊部掩护才侥幸逃脱,北汉自知解围无望只能投降宋朝。
攻灭北汉后,赵老二就开始了他的一场豪赌:不顾士兵疲惫,不发赏钱,闪击幽州。后来大家普遍认为,赵光义之所以这么急进,是因为他总觉得士大夫们在“烛光斧影”和“金匮之盟”两个奇案后面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他急用天可汗李世民那样的万世之功堵住士大夫们的嘴,所以他在军队还没进行休整的情况下,就开拔到镇州集结并且开始从河北平原方向进攻幽云。
战争初期,宋军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宋军的突然来犯让辽军触不及防,辽易州守将刘宇,涿州守将刘厚德相继献城投降。宋军在6月26日兵围幽州。紧接着,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也相继率部降宋,幽州已经成了孤城。此时的赵光义是意气风发,依靠着大哥留下来的精锐军队,离成就他的千古伟业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情,太原城宋军一鼓作气尚且攻打了89天,现在用疲劳之师攻击眼前这座辽南京城,岂有那么容易,而且幽州就屹立在华北平原之上一马平川,辽国最擅长的骑兵随时随地都能奔袭这里。紧接着,赵光义又出了一道昏招数:命令部队四面强攻,迫使辽幽州守军只有死守而断绝了突围弃城的可能。
6月30日,辽主派遣大将耶律休哥率领辽国的精锐奔赴前线,一直驻扎在得胜口的耶律斜轸部也伺机而动,再加上在正面对峙宋军的耶律沙部,辽国开始反攻。七月初六宋军与耶律沙部在高粱河大战,耶律沙力战不敌稍有退却,就在此时耶律休哥的主力骑兵部队从东北方向杀出,耶律斜轸的骑兵部队也从西北角进攻,而此时幽州守军也出城迎敌,宋军这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包围,在乱战之中,辽国的骑兵冲击了赵光义的本阵,赵光义臀部中箭后丢下部队逃跑。宋军失去统帅后自知大势已去,被迫向着涿州且战且退,最后损失了一万余人。
高粱河之战使宋朝与幽云地区擦肩而过,从此也宣布了五代十国色彩的战争的正式结束,国与国之间不能再依靠一场战斗就决定生死命运,转而变成了大国与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虽然在高粱河之战后面还有雍熙北伐这种宋朝主动进攻的例子,但是高粱河一战已经无可避免地阻止了宋朝迅速统一全国的步伐,而辽国在这场战斗中所展现的军事力量和国土纵深也表明了,在那个时代辽国是东亚大陆的一大霸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