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红面你吃过吗
说起面食,山西当属全国第一。
在久远的记忆里,有一种饭食让我怎么也忘不掉的。那就是七十年代我在山西常常吃的主食红面。红面也就是高粱面,因为它的颜色比白面显红,当地人都叫做红面。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山西的部队农场度过的。因为粮食紧缺,我们的主食都是计划供给的,分有细粮和粗粮,细粮是白面和大米,粗粮是玉米面,高粱面,和小米。在我的记忆里细粮是过年过节时吃的,平常里我们几乎是三顿粗粮变着样儿做着吃。我的母亲虽然是河北人但她心灵手巧,适应性很强。看过几次当地人的做法后就能熟练的效仿他们的“美食”了。像“不烂子”,“擦圪蚪”等等。
我在农场最近的一个叫贾兆的小村庄里上的小学和初中,虽然离的近也得步行两里多地,那个时候无论几年级上课的都有早课的,早课是早上7点到9点,正式上课10到中午1点下,下午2:30到5:30一天结束。总之,一天要来来回回的跑三趟。我不记得能学多少知识,只记得一直在路上。我和二哥常在一起,二哥的朋友多,常常带我到朋友家蹭饭,我也有多的机会吃到真正的山西饭—红面剔尖尖(也有叫剔八股)。在同学家里吃的饭别的没有记忆,唯有这剔尖尖我记得深刻,而且吃的最多。家家的口味也不尽相同。但是酸的主味是一样的。当时的具体做法是:把和好的红面铺在菜刀的平面上,然后用一根很细的铁筷子拔拉面。像刀切面一样,这儿改成拔,一条一条的飞入开水的锅里,速度既要快还要稳,力度不能太猛也不能太缓。一边拔一边搂着刀面上向下滑的面。然后铁筷不停的沾水。以防它粘黏不光滑。剔出来面尖尖,中间圆圆粗粮两头尖尖,像泥鳅,像小鱼。很是诱人的。剔尖尖盛在碗里放上菜码,然后浇上酱油醋汁(主要是醋)就可以开吃了。面滑溜的像吃粉条一般,一点也吃不出粗粮的粗糙感来。很是爱吃。

后来回家吵着让母亲给做剔尖尖吃。母亲做过多次都不完美,不是面断了,就是粗细不均匀,怎么学也学不成人家那样的工夫。只得作罢。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从1984年离开山西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自然也再也没有吃过剔尖尖。有时候自己凭着记忆尝试着做做也是失败的。过去了的就是再如何眷恋也只能是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