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杨靖宇遭日寇割头剖腹,8年后我党用7斤高粱智夺将军遗首
1948年12月20日,松江军区司令部司令员陈光正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玻璃瓶,玻璃瓶内装着的是一位我党革命烈士的遗首。
陈光正面露悲痛之色,眼含热泪地盯着瓶子,他默默地坐着,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很快陈光正办公室的门就被打开了。走进来的是原东北抗日领袖冯仲云,此前他一直在苏联工作,最近一段时间才回到国内。当冯仲云看到桌上那玻璃瓶内的场景时,浑身颤抖,表情十分绝望,泪水不自觉地就从眼眶中喷涌而出。
冯仲云看着玻璃瓶内,沉默了一会颤抖地说道:“这……这是杨司令的遗首。”。
与敌人奋战五天五夜,最后壮烈牺牲

那么,被大家称之为“杨将军”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当年战功赫赫的东北抗联领袖杨靖宇将军。在杨靖宇将军领导东北抗联数十年间,日寇光是听他的名字都会是胆战心惊的。
1940年2月23日这天,因为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将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在和敌军战斗了五天五夜后,杨靖宇将军最终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胸膛,英雄就这样倒下了。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寇因为好奇他为什么能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他们周旋五天五夜,于是便在杨靖宇将军身上进行了割头剖腹的残忍行为。

剖开杨靖宇将军的胃之后,日寇发现将军胃里面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棉花、树皮这种东西,这着实让他们很是吃惊。
为了报复杨靖宇将军曾经让他们脸面扫地,日寇残忍地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割下,拿到东北各地“示众”,炫耀着他们的“战功”。
但是由于杨靖宇将军在东北的威望很高,日寇也害怕这样做会引起东北人民的剧烈反弹,最终在炫耀一阵后,假仁假义的日寇为了收买人心,便在保安村的山岗上将杨靖宇掩埋。
然而,日寇终究是日寇,他们的心永远是黑的。此时,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只有一颗木制的“头颅”,而他真正的头颅早已被无耻的日寇当作“重要的战利品”,送往关东司令部,秘密地藏了起来。就这样,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一个谜团。
寻找杨靖宇将军头颅一事,一直都是我党最重要的一件事,只是当时战火连天,兵荒马乱的,我党一直没有时机去找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直到1948年,东北局才重启了寻找烈士杨靖宇将军遗首的计划。
杨靖宇将军的遗首是在哪里发现的,又是如何找回的,期间又经历了什么呢?
五次被捕入狱,从未妥协,打得日寇叫苦不迭

杨靖宇1927年加入***,期间一直在河南、东北秘密进行革命工作,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屡遭受严刑拷打,但他没有一次妥协过,坚持不承认自己的***员,极力保护地下党组织不被暴露,并在出狱后带着抗联,打得日寇是叫苦不迭,狼狈逃窜。
1936年,日军在关东军南满“讨伐”司令官三木少将指挥,又有“潜伏特工”邵本良的配合,他们想来一个里应外合妄图消灭我抗日联军,当时我方的力量与日军正面对战很难有获胜的把握,因此杨靖宇率领抗联部队采取迂回战术,消耗敌军的力量,一举歼灭。
1938年,杨靖宇带领部队北上到辑安县老岭山区开展游击队,期间两次袭击通济铁路土口子隧道工程现场第11、12号老岭河桥梁子等地,烧毁了伪警察所,炸毁了隧道、桥梁工程,消灭了工地上的日军,解救了中国劳工。

日寇接连遭到严重的打击后,怒火中烧,遂派重兵对杨靖宇将军进行“围剿”。然而,这次“围剿”,日寇非但没有占到如何便宜,反而损失惨重。
当时,事先得到消息的杨靖宇将军在日寇未出动前,就在日寇必经之路埋伏,待日寇经过,杨将军的部队就突然给予日寇打击,猝不及防下日寇损失惨重。
之后,在杨靖宇将军手上连连受挫的日寇,不甘于失败,为了消灭杨将军这个“心腹大患”,处处设陷阱,就是为了将杨靖宇干掉。
1940年2月23日,在汉奸的帮助下,日军终于将杨将军包围。
杨靖宇将军只身和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最后再也没能站起来。而杨靖宇的头颅也被日寇藏了起来,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日寇投降,将军头颅去向成谜
1948年2月,潜伏在长春市的地下工作小组组长李野光接到了上级的指令:保护长春内的文物、档案以及资料,避免遭遇破坏!“看来长春战争我们已经快要胜利了”李野光这样想到,突然他的脑中闪现过一个画面,回忆起了早年的一件事情:
1943年初,李野光在长春潜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铃木的日本商人,他是关东军的酒水供应商。二人在熟悉后经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在一次攀谈的过程中,铃木曾经向他吹嘘过,在关东军司令部医学部的地下室里,看见过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这可是一件大事情,如果能将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寻回来,那不但你能了却党中央的一桩心事,更是能告慰杨将军的在天之灵。于是,李野光立马找到了自己的上级——东北军区松前指挥部侦察科科长张正平,将这件事情向张正平进行了汇报。
张正平听后眉头一皱,心中有了思量:“杨靖宇将军头颅一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如果不去找很有可能会被国民党转移或破坏;如果去找,很有可能会被国民党特务发觉,到时候暴露的就是整个地下组织了。”。
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张正平终于下定了决心:“找,必须要找!”。
寻找杨靖宇将军遗首工作,随即展开。

自从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长春先后经历了日伪军控制、苏军进驻、国民党占据等多个不同的时期,很难确保将军的头颅依旧完好无损的在那里。
党组织里的人经过近两个月的搜索,可是都一无所获,为此大家都有些许失望。
难道这次自己真的要在寻找杨靖宇将军遗首的路上半途而废吗?正当张正平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好消息瞬间再次点燃了他的信心。
地下工作小组成员兼长春亚光医院院长刘亚光说:“自己在同学家里,遇到了一个新一军的军医,从他口中听说,日军投降后,关东军医学部的许多物资,都被长春医学院接收了,他曾经亲眼见过,其中有几个装着人头标本的大瓶子。”。
这个消息不管是真是假都非常有价值,起码已经有了寻找头颅的方向,根据张正平的分析,杨靖宇将军的遗首很有可能就在这批标本其中,毕竟日军当时可是将杨靖宇的头颅当成“战利品”收藏的,不过现在也只是猜测,是与否还有待勘察。

成功打入敌内部,获悉将军头颅去处
为了确定情报的准确性,张正平先后派出了三组人员去长春医学院打探消息,但是此时的长春医学院已经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占领了,成为了保安骑兵二旅的旅部,别说是潜入,我党地下工作者连靠近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更让人担心的是,地下组织的成员在旅部附近还发现四个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他们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在密谋着什么事情。但是,依照当时的那个情况一定会对我党地下工作者产生不利的影响。经过进一步的调查情报,终于搞清楚这群人在密谋什么了,果真和我党有关联。
这四个特务居然也是冲着杨靖宇将军的头颅来的,但是他们的目标并不统一,各有各的想法,有的人想以此作饵吸引我党自愿上钩,有的则想据为己有,甚至还有人想拿去卖钱。

但是,再棘手的问题我党地下工作者也不会感惧怕,更不会因此就退缩。
于是张正平当机立断,派人打入骑兵二旅内部,打探情况,随时做好夺取杨靖宇将军头颅的准备。而这次任务**的人选就是掌握长春医学院情报,又有医学背景的刘亚光。
没过几天,刘亚光就以医生的身份敲开骑兵二旅卫生队队长的门,二人之间有点交情因此也算是老相识。二人很快就聊上了,此时卫生队的队长已经有些醉意,这个时候是问话的最好机会,刘亚光灵机一动说:“现在这个世道,生意简直没法做,我们医院现在急缺燃料和粮食,老兄您看看帮老弟想个办法,渡过一下难关呗!”
卫生队队长并不是完全醉了,听到刘亚光的这番话瞬间跳起来说:“这些东西可不是我能做决定的,都是紧俏货,你也别为难老兄了!”刘亚光见状依旧不肯放弃,但又不能逼得太紧,叹了口气说:“医院不开业,我一家老小怎么办啊,干脆我也去当兵好了,总要养家糊口!”。

卫生队队长见刘亚光没有提及物资的事情,心中不免松了口气,心情也好了很多,连忙对刘亚光保证道:“老弟,你是满洲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们这边就缺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嫌弃的话,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放心好了!”。
见状,刘亚光知道自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计划第一步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现在只需要等卫生队队长的消息了。卫生队队长果然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仅仅过了两天的时间就帮助刘亚光弄到了一个中尉医官的身份,如此刘亚光打入敌营的计划算是成功了。
进入骑兵二旅内部的刘亚光,表面上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在工作,实际上是一有时间就去找杨靖宇将军的遗首。他办事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可靠的情报。
据他掌握的情报,杨靖宇将军的遗首很有可能就在长春医学院地下室的器材库中。器材库的钥匙在一名姓赵的副官手上,一刻不离地携带着。而且在器材库的隔壁还有一名叫做曹如超的警察在值班,戒备森严基本上没有机会下手。
得到情报后,刘亚光就立刻找到张正平汇报:“在旅部地下室的器材库里有两个装着头颅的容器,但无法确定杨靖宇将军的遗首是哪个?”。
知道这些情况后,张正平遂火速进行准备工作,组织地下工作者夺取杨靖宇将军遗首。

叛徒欲借将军头颅“围歼”我党,我党奇计破敌阴谋
但张正平不知道的是,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们也在部署这件事,他们也想将杨靖宇将军的遗骨带走。当时下令的保密局长春站长叫做项乃光,是臭名远昭的“白眼狼”,他曾经是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现在他已经站在了我党的对立面,成为一个可耻的叛徒。
项乃光曾是我党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书记,主要负责的是中共中原局对国民党军的联络工作,一人便掌握着五战区统辖部队内我党活动的所有情报,可以说我党对他是非常的信任。但自1939年一切都变了,利欲熏心的项乃光走上了一条可耻的不归路。

项乃光之所以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是因为:“***的严明纪律,丝毫不允许个性发展,我为了寻求‘自由’和‘个性发展’,所以奔向国民党。”。
他的突然叛变给我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虽然我党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但依旧对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等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项乃光加入国民党反动派后,不但蒋介石在重庆亲自接见项乃光,而且戴笠对他也非常的满意,给了他一个少将的职位,还拨给他一辆汽车。
自此,项乃光是费尽心机地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实施对我党的迫害。
从他来到长春之后,先后有两百多名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被他杀害,可以说是残忍至极,毫无人性,完全就是一个冷血的屠夫。

当时,当项乃光听到杨靖宇将军的头颅还在长春时,便立马心生一条迫害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狠毒计策。他知道***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取头颅,自己找到头颅之后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这可是大功一件的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项乃光制定了两套针对我党的计划:
一是在骑兵二旅部附近加派人手,盯着旅部的一举一动,一有***就动手;二是在长春市内派出大量的密探,展开拉网式的排查,势必要将城内的***员一网打尽。
很快项乃光就找到了张正平的藏身之处——富源米厂,1948年6月2日项乃光派特务突袭富源米厂,直接将这个联络点破坏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特务进行搜查的时候,张正平因为外出不在厂里,因此躲过一劫,得知了米厂的事后张正平赶忙撤出了长春市。

因为项乃光的这一次突袭,长春不少的地下领导人都撤离长春,可人不在,心依旧在。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杨靖宇将军头颅在长春警备司令地下室”的假消息散布出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放松戒备。很快,这个消息不负众望就传到了叛徒项乃光的耳中,他非常自信地以为是***员一开始就弄错了方向。
于是项乃光慢慢地将监控重点转向了警备司令部,对骑兵二旅的监控松了很多。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同年9月,长春战役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尾,我党胜利在望,城内的国民党部队人心惶惶,军心浮动,骑兵二旅也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张正平知道行动的机会到了,能不能成功就看这一次了。他为了这次的行动已经准备很久了,在李野光出发前递给了他一张纸条,字条上面是他表妹夫经恩浦的信息,他在长春的身份是长春普及医院的大夫,私底下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张正平之前从来没有给表妹夫安排过工作,如今是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因为经恩浦是烟台人,而骑兵二旅的警卫连连长张志臣也是烟台人,这一层关系让二人打得热火朝天,后来两人因为聊得来竟然磕头拜把成了兄弟。
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能错过,经恩浦在得到上级允许之后便邀请张志臣赴宴,酒过三巡在张志臣已经有些醉的时候,经恩浦说:“兄弟,共军围城已经好几个月了,你看这战事我们还有希望吗?”张志臣斩钉截铁地说:“长春守不住了,共军早晚都会打进来!”。

经恩浦说道:“那咱们可得长个心眼,光瞎起哄,不是个好办法。”张志臣说:“现在这种局势,有啥办法?”经恩浦见鱼儿上钩了便说:“就算共军进了长春,你最多也就是当俘虏。我听说要是不愿当兵,就发路费回老家,我看你还是得弄点钱,要不回老家之后咋办?”。
张志臣一听:“有理!有理!不过这兵荒马乱的,上哪儿去弄钱去?”经恩浦假装思考了一会说:“你们旅部那个器械库里,不是放着不少日本人的医疗器械吗?这些都是值钱货,我有几个朋友做这种买卖,一转手就能挣一大笔!”。
听到那些东西还能换钱,张志臣高兴坏了,心思已经不在喝酒上了,拉着经恩浦商量起了倒卖医疗器械的事情上。
二人讨论了半天之后,终于定下了一个行动计划——调虎离山。次日,张志臣找到骑兵二旅旅长凌绍康,说是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建议调换守备部队,防止共党渗透。
凌绍康一听当即拍板:“就让你们连来守卫旅部!”就这样,夺取杨靖宇将军头颅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赵副官和警察曹如超了。因为二人在骑兵二旅内部,经恩浦无法考进那里,于是一直在内部潜伏的刘亚光该发挥作用了。

这天晚上,李野光召集经恩浦、刘亚光、李广德等人在家中开会,一个晚上经过周密且谨慎的讨论,他们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计划,准备两天后开始执行。
第三天,行动开始,经恩浦通过张志臣的关系,将赵副官拉过来一起喝酒,正当三人聊得开心时,刘亚光出现在了门口。
张志臣看见之后,非常热情地将刘亚光拉了进来,张志臣这么给力是因为经恩浦告诉他:刘亚光就是买卖医疗器械的人,他是一条很重要的“路线”。四人打了一会麻将就没了兴致,刘亚光便弄来了酒菜,四人就这样大吃大喝了起来。
在这场酒席上,刘亚光、经恩浦、张志臣三人各怀心思,但目标都是一致的“灌醉赵副官”。没有一会儿,赵副官虽喝得有些晕头转向了,但就是不倒。
于是,经恩浦提议去浴池泡澡,到了浴池四人就进入热气腾腾的浴池聊天。
这时,经恩浦悄悄地走出浴池,找到了赵副官的钥匙,只见他又从裤兜中拿出了一块胶泥,一个完成的钥匙印模就出来了。
计划执行到现在还差最后一步“调开警长曹如超”,还没等我党想办法,他就自己找上门了。
7斤高粱米换来将军头颅,将军终得安息

1948年9月16日,曹如超找到刘亚光说道:“刘医生,现在家里断顿了,您得救救命啊!”刘亚光不露声色道:“现在这个世道不好办,等我想想办法。”在送走曹如超后,刘亚光马上找到了李野光,汇报了这一情况。
李野光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决定:调虎离山,当晚动手!大家迅速开始行动:经恩浦去找张志臣,告诉他今天晚上动手拉物资,让他支开警卫;李野光等人找到一辆手推车,将其拉到二旅旅部附近隐藏起来;刘亚光回到家中,拿出了储存的救命粮——7斤高粱米。
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只等天黑了。晚上10点,刘亚光拎着7斤高粱,找到曹如超说:“我也就这点能力,你先拿回去救命吧!”曹如一边感谢,一边揣起布袋跑回家去了。曹如超刚走附近的张志臣就打开了旅部大门,将经恩浦、李野光等人放了进来。

之后,他们便拿着钥匙进了器械库的大门,刘亚光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桌上的两个玻璃瓶,于是几人连忙将玻璃瓶抱上车,用棉被盖好又拿了几件医疗器械,走出旅部大门后,为了防止路上遇到盘查,刘亚光让其他人先离开,将两个玻璃瓶放到了旅部卫生队的门厅里。
半夜,刘亚光和妻子又来到卫生队,将两个玻璃瓶运到亚光医院,后来又转到长春建华医院,秘密存放在了医院的药库里。3天后,曹如超发现两个玻璃瓶不翼而飞立即上报给上级,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项乃光耳中,连忙派出特务搜查。
1948年12月25日,这两个玻璃瓶被护送到松江军区司令部。
冯仲云将军一眼认出,其中一个玻璃瓶装着的正是杨靖宇将军的头颅,而另一个玻璃瓶中的头颅,则是时任抗联第一路军三方面军司令员的陈翰章将军。
两位将军的遗骨,被送入了东北烈士纪念馆,接受着人民的瞻仰和怀念。
1958年,杨靖宇烈士陵园落成,杨靖宇将军的遗体和头颅移葬于此,历经8年杨靖宇将军终于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