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习水:高粱映红了脸 农民笑弯了腰

来源:央广网

八月秋风正飒爽,高粱熟来红满天。眼下,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这些天,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高粱种植户们趁着好天气正抓紧收割,无论是山坡上还是田地里,总能见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红穗下穿梭。

“今年我种植了8亩高粱,预计亩产600斤左右,产量和收入都是可观的。”在习水县回龙镇周家村高粱种植基地,村民刘贵霞正在收割高粱穗,她说,得益于政策支持,这季高粱能让她获得几万块钱的收入。

近年来,周家村把优质高粱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大户带动散户、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订单收购等措施,组织村民科学种植高粱。

村民满意地看着沉甸甸的高粱穗(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全村种植高粱农户占比80%以上,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群众的自主性提高了,逐渐从‘要他种’转变为‘我要种’。”回龙镇周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伟介绍。

据了解,为了让广大高粱种植户安心种、放心卖,回龙镇积极与企业对接合作,对高粱种植基地实行订单发展模式,全镇共种植高粱16300亩,高粱产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走进习水县二郎镇二郎村,十多名村民手拿镰刀、背着背篼在高粱地里收割,捆绑成束的高粱穗被成批运回家中晾晒,现场一片忙碌。

二郎镇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高粱产业发展过程中,凡是涉及用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储、销售等的每个环节,政府都安排有专人全程跟踪服务,所以今年收成很好。”二郎镇种植户赵彪笑着说。

近年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郎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习水大力推广优质高粱种植,打造标准化、专业化优质酱酒原料“第一车间”的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优质高粱产业这个“牛鼻子”,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二郎镇共发展种植优质高粱8600亩,预计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走进习水县永安镇楠木村,山坡上一片片高粱次第变红,饱满的穗子压弯了枝头,村民们穿梭在高粱地里,收割的镰刀上下翻飞,采收景象把乡村美景衬托得更加迷人。

永安镇村民将脱粒后的高粱铺平晾晒(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楠木村总共种植面积3280亩,从开始育苗到移栽,再到采收,总共召开了三次技术培训会。”楠木村委会副主任程连文介绍,在技术服务保障的加持下,今年全村高粱的总产量可以达到150万斤,农民的总收入在800万元左右。

据悉,永安镇全镇高粱种植面积15070亩,预计产量约3600吨。下一步,永安镇将继续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利用科学种植技术,精心规划种植流程,合理选择优质品种,制定精准收割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谢永恒 王烨 刁苓沙 袁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