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天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个蔬菜,刮油、补钙,心脏不舒服请常吃~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在炎热的夏季,就可以对这种疾病掉以轻心。但事实表明,每年最热的7月和8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气温超过35℃的酷热天气里,患者的死亡率会有显著的增加。


幸运的是,有这样一种蔬菜,它被赞誉为天然的“心血管支架”,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对心脏和血管的健康极为有利,并且全年都可以收获,价格也十分亲民。那么,这种神奇的蔬菜究竟是什么呢?



“天然心血管支架”——洋葱


01

“心血管支架”



洋葱之所以被誉为“心血管支架”,是因为它含有三种关键的营养成分:硫化物、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


洋葱里的多种硫化物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生成,帮助血管扩张,预防血小板不必要的凝集,从而预防血栓和动脉硬化


槲皮素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抗血栓、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还能帮助清理血管内的胆固醇,清除自由基,并对癌细胞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洋葱还含有前列腺素A,这是一种强大的血管扩张剂,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番茄洋葱酱

食材:番茄、洋葱、白糖、醋、胡椒粉

做法:先将番茄去皮切小块,洋葱洗净切末。热锅加油,将番茄和洋葱以5:1的比例放入锅中翻炒,直至成泥状,再加入白糖、胡椒粉和醋进行调味。炒好的酱料装入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冷藏,适合炒菜或做汤。



番茄含有丰富的
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健康极为有益,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脂,辅助降血压,夏天食用还有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将番茄和洋葱搭配,对保护血管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更佳


02

“刮油能手”



洋葱被称为“刮油能手”,其富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食物中的部分脂肪酸结合,减少人体对脂质的吸收,同时刺激肠胃运动,加速肠道代谢,清除肠道垃圾。洋葱非常适合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材搭配,以缓解油腻感。



洋葱牛肉

食材:土豆300克,洋葱50克,牛肉400克

做法:土豆去皮切块,洋葱切条,牛肉焯水后切块备用。锅中加油,先煸炒牛肉块,加入适量料酒和生抽去除腥味,然后加足量水开始炖煮。牛肉炖至基本软烂时,放入土豆和洋葱,炖至熟透即可出锅。



土豆和洋葱这两种食材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且土豆的热量较低,几乎不含脂肪,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可以获得更好的降脂减肥效果。

03

“补钙搭档”


洋葱被誉为“补钙搭档”,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钙。此外,洋葱中的槲皮素类似于植物雌激素,其结构与人类雌激素相似,有助于将钙“锁”在骨骼中,从而减少钙质的流失,对更年期妇女尤为有益。


研究发现,经常食用洋葱可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风险。



洋葱鸡蛋饼

食材:洋葱、鸡蛋、玉米淀粉、胡萝卜、火腿肠、番茄酱和香葱

做法:将胡萝卜和火腿肠切成丁状,将香葱切末,然后在锅中煸炒片刻后盛起备用。打两个鸡蛋,加入适量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后放入炒过的胡萝卜火腿丁。将洋葱切成稍厚一点的片,取出洋葱圈,码在抹了油的平底锅中。开小火,将蛋糊倒入洋葱圈中,抹平,煎至两面金黄,用手按压一下感觉硬实即可出锅。再在上面挤上适量番茄酱进行装点即可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鸡蛋的含钙量也相当高,每百克能达到56毫克,而且它所含有的大量蛋白质也是维持骨骼强健的重要营养素。


04

天然的“消炎药”



洋葱,这种天然的“消炎药”,在切割时让人眼睛感到辣痛,这是因为其中一种名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发挥了作用。这种成分有效地抑制了病原菌和寄生虫,有助力抵御流感病毒,并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凉拌洋葱

食材:洋葱、生抽、白糖、醋、香油

做法:将洋葱洗净后切成细丝,放入保鲜盒中。倒入冰水或凉开水,盖上盒盖,将其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取出洋葱,倒去水分,加入适量的生抽、香油和白糖。拌匀后即可食用。



生吃洋葱虽然口感较为刺激,但这样的食用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对预防感冒尤其有效。


不同颜色洋葱,哪种最好?



市场上常见的洋葱分为白色、黄色和紫色三种,它们各有特点:

白洋葱:肉质较为柔软,水分含量高,口感偏甜,非常适合生食或制作凉拌菜。


黄洋葱:辣味介于白洋葱和紫洋葱之间,甜度比白洋葱高,适合生吃或搭配蘸酱。


紫洋葱:肉质较为爽脆,口感辛辣,适合快炒或烤食。






选购洋葱,认准这几点



在选购洋葱时,建议挑选表皮干燥且紧绷,无擦伤,手感沉重的洋葱。


储存洋葱时,应将其放置于低温、干燥、避光且通风的环境中,切忌用塑料袋包裹,以免加速其腐烂。


洋葱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对降血压、控制血糖、保护血管有益,但需注意,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儿童每餐不宜超过1/4个胃溃疡、过敏性皮炎及眼部疾病患者也应适量减少食用量,以防病情恶化。


来源:健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