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二)
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一)食用菌种植技术。以稻草等禾本科水稻、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利用机械粉碎成小段并碾碎,通过与牛粪、麦麸、豆饼或米糠等氮源原料按比例混合,按照原料准备、辅料添加、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等生产流程,进行草腐生菌类食用菌种植生产。
(二)作物栽培基质生产技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有机废弃物以调节碳氮比、物理性状(如孔隙度、渗透性等),同时调节水分使混合后物料含水量在60-70%,在通风干燥防雨环境中进行30-50天有氧高温发酵,使其腐殖化与稳定化,再进行筛分即可用于育苗、栽培基质使用。
秸秆燃料化利用技术
(一)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就是利用松散的水稻、玉米和甘蔗秸秆挤压成颗粒、块状和棒状等成型燃料,具有高效、洁净、点火容易、二氧化碳零排放、便于贮运和运输、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应用等优点,是一种优质燃料,可为农村居民提供炊事、取暖用能,也可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粮食烘干、蔬菜、烟叶等)、设施农业(温室)、养殖业等不同规模的区域供热燃料,另外也可以作为工业锅炉和电厂的燃料,替代煤等化石能源。
(二)秸秆沼气生产技术。分为户用秸秆沼气生产技术和大中型秸秆沼气生产技术两种。户用秸秆沼气生产技术是一种以现有农村户用沼气池为发酵载体,以水稻、玉米和甘蔗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厌氧发酵沼气生产技术。大中型秸秆沼气生产技术是指以水稻、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单个厌氧发酵装置容积在300立方米以上的沼气生产技术。
(三)秸秆炭化生产技术。秸秆炭化是将水稻、玉米和甘蔗秸秆经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在隔氧(空气,下同)或少量通氧的条件下,经干燥、干馏(热解)、冷却等工序,使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秸秆炭化生产的木炭可称之为秸秆木炭或秸秆炭。
(四)秸秆直燃发电技术。秸秆直燃发电是指把水稻、玉米和甘蔗秸秆送入特定蒸汽锅炉中直接燃烧,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秸秆直燃发电的关键技术包括秸秆预处理技术、蒸汽锅炉的多种原料适用性技术、蒸汽锅炉的高效燃烧技术等。
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化利用开展草席、草帘等制作,编制草绳,以水稻秸秆代替工业制品用于农作物过冬防寒、农产品运输保护、家具运输保护等,部分县区发展稻草人艺术品制作。
秸秆收储运技术
秸秆收储运。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运行模式,各地根据不同种植制度、秸秆利用现状和收集运输半径建设秸秆收集储运站、点,形成集打捆压块、储存运输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秸秆收储网络体系。主要收集方法一是田间晾晒后收集——农用车装载——利用;二是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利用;三是田间移动式打捆——收储点储存——利用。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发布的转载内容及配图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如涉及内容、图片的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文/广西农业农村厅 图/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综合整理
编辑: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法严律师事务所
如需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什么最爱搜号,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