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一夜之间中储粮态度大变,强势逼仓甚至直接砍仓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求赏赞 求转发 。点关注,不迷路!

今天是9月14日(周二),首发于9.12号!昨日国内的玉米行情呈现跌多涨少的局面——3涨11跌,而昨日更为重磅的消息则是东北地区中粮、象屿一夜之间态度大变,开始强势逼仓,甚至已经有贸易商遭遇了强势砍仓,直接给整个东北地区造成了大地震,使得稍微稳定了一些的贸易商直接崩溃,目前的情况是,南方地区依旧是替代品横行,饲料企业只是在谨慎的刚需采购,并无囤粮的打算,而北方深加工企业对于提价收购积极性也不高,老话说:苦尽甘来,难道目前的玉米就只剩下苦了吗?

目前河南部分地区的蒜茬玉米已经进入收割期,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价格并不低,以商丘地区为例,新粮的价格基本在1.25-1.3元/斤之间,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新粮情况不容乐观,整体的产量比去年低了1/3左右,咱农户的要价基本在0.65-0.7元/斤(玉米轴)之间,而黑龙江地区,从目前小幅上市的早熟玉米来看,农户的售粮价基本是30个水分0.8-0.85元/之间,产量和质量均低于去年,需要关注的则是,能支撑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主要来源于贸易商的大规模囤粮建库,而今年东北地区的贸易商还敢不敢这么做目前来看真的不乐观!


中储粮的突然变脸确实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10号的拍卖来看,北京,河北等地拍卖,底拍价在2690元-2735元/吨,吉林地区的价格在2520-2600元/吨之间,这样的价格即使没有溢价,只算一些运输费用和出库费用,成本已经高于市场的主流价了,特别是吉林地区,毕竟参拍的都是16/17年的陈化粮!这就是咱们说的,但从中储粮的拍卖动作来看,确实提高了拍卖底价,对于玉米价格的稳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昨日,东北地区中储粮一夜之间态度大变,从原来的不逼仓,直接强势逼仓,目前不少贸易商已经接到书面通知书,如果还要继续延期的话,需要重签合同并且提高利息补齐保证金。而昨日,已经被证实有几家贸易商已经遭遇了强势砍仓,看来这一波中储粮是来真的啊,要么按合同完成出库,要么直接砍仓!是什么原因刺激了中储粮的相关领导呢?就目前市场流传的消息来看,应该是有两点

一是有消息称,目前正在北京**的老板已经把目前东北地区贸易商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递进了国务院

二是目前东北地区贸易商已经整理了整个三省一区中粮、象屿甚至是中储粮一些资料,准备周一递交至中纪委

只是这两则消息是真是假,目前不得而知,但就目前中粮在东北的动作来看,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是在强势激化矛盾,结果中粮、象屿的领导们肯定是有预料的,但仍旧这么做了,这已经是绝了东北地区贸易商老板们的活路,就目前的消息来看,今明两天将会有更多的东北三省一区的老板聚集到北京,甚至有消息称,已经有媒体开始介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中储粮态度转变当前,东北地区的贸易商再现大规模出货,甚至不惜“自砍一刀”。目前吉林地区的烘干粮价格在2480-2520元/吨之间,黑龙江地区烘干粮价格在2400-2500元/吨之间(德美亚除外)!如果贸易商再现疯狂出货,那么势必会再次引起企业的联手压价,价格很可能进一步下探!但是小编想提醒大家一句,就吉林中粮的公开数据来看,目前仅有200万吨左右的粮源,而且部分贸易商深知一个道理:涨出来的是风险、跌出来的是机会。选择优质的自然干玉米抄底的也开始出现!


近期,关注饲料企业的老板应该发现了,部分饲料企业接连提高自己的收购价,除了一些原本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主流价的企业之外,也有部分饲料企业是因为订单量的增加,生产的速度增快,提高了对玉米的需求,前面的文章中咱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过,随着各大学校的开学和双节的即将临近,下游市场消费增速大涨!而深加工企业的“憋价”行为,虽说令人不齿,但却也不失一种当前最明智的选择!但企业的库存消耗加快,如果没有低价粮的情况下深加工企业还能抗几天呢?

总的来说:

目前东北地区中粮、象屿等第三方资金突然开始强势逼仓到底能有多大影响,是暂时的强势逼迫还是另有目的,目前尚未可知,但肯定会打破刚刚恢复一些的东北售粮秩序!但如果真的向网上有些人说的,东北玉米要跌破1.2元/斤,就有些危言耸听了!毕竟就算是强势逼仓,合同到期时间也是本月末到下月末都有,确实可以和新粮大面积上市时间进行接轨!从时间上来说还是有的,再加上本月及下月的市场需求上市,预计翘尾行情依旧存在,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翘尾行情出现,时间最多能维持半月左右,而且这是新粮上市前有且仅剩的一次机会!还是那句话,不要过分看空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下游饲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