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大变脸”,玉米涨势“分化”,小麦震荡政策风险或显现!
玉米九月上新后,价格阴跌不止,虽然,上市初期,华北以及黄淮地区,玉米价格跌势凸显,东北玉米多以盘整为主,但是,进入10月双节之后,华北以及黄淮市场,本地新粮上市逐步收缩,虽然,玉米供应宽松限制了价格的反弹,但是,本地玉米筑底的态势已经呼之欲出!

然而,随着东北玉米收割进度加快,市场焦点转移至东北,华北、黄淮本地玉米报价偏稳调整,但是,东北玉米受潮粮上市陡增,价格呈现普遍下跌的态势,区域玉米涨跌分化,东北部分潮粮报价不及0.9元/斤,华北以及黄淮市场,企业报价普遍在1.3~1.4元/斤左右!
其中,在华北地区,山东、河北以及河南等地,基层粮站玉米毛粮收购价普遍在1.3元/斤,相比双节期间,上涨了0.1~0.2元/斤左右,不过,部分地区受粮源质量差异,毒素以及黄曲霉素超标,市场以质论价,报价普遍仅有1.25~1.28元/斤左右!据了解,目前,山东市场,深加工玉米到货水平在700车左右,玉米上量一般,深加工报价偏稳调整,其中,山东枣庄恒仁以及滨州容海,企业报价有0.5分/斤的上调,主流玉米报价在1.325~1.445元/斤。

据机构分析,山东市场,目前,玉米上市逐步减量,本地需求方面建库积极性逐步提升,由于小麦价格过高,饲料企业恢复玉米采购,随着玉米水分降低,贸易商以及深加工有一定建库积极性,多地粮库也陆续开收新作玉米,华北地区,玉米市场已经进入筑底的阶段。
而在东北地区,由于玉米增产预期较强,玉米收割加快,基层潮粮供应宽松,但是,本地玉米消费需求较差,饲料企业前期入库稻谷库存充足,贸易商以及烘干塔企业多以随收随走,深加工企业清库存的情绪偏浓,玉米市场看跌的情绪不减,短期内受新粮上量仍将以震荡下行为主,目前,东北主流深加工,玉米挂牌价格在1.18~1.29元/斤,部分潮粮收购报价仅有0.87~0.95元/斤。

据机构分析,由于玉米增产的因素,虽然,华北以及黄淮市场,新粮流通减少,部分企业陆续建库,但是,由于东北玉米收割进入高峰阶段,东北低价粮源有外调的预期,因此,部分机构认为,当前购销多以谨慎为主,建库不要过于盲目,毕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仍未见底!
而在小麦市场,近期,小麦报价以高位横盘为主,虽然,零星面粉企业有窄幅调价的现象,不过,玉米市场震荡的基本面尚未变化,主流产区小麦挂牌价格在1.51~1.56元/斤左右,市场购销冷淡 ,政策性小麦投放仍处于“空窗期”,那么,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

目前,小麦市场面临购销双低的局面,虽然,持粮主体惜售挺价,给市场以缺粮的表现,但是,目前来看,市场并不缺粮,反而,随着玉米秋粮上市增多,部分贸易商有落袋情绪,小麦流通有所增加,毕竟,主流贸易商建库小麦的成本不足1.3元/斤,而现阶段下走货价格普遍在1.5~1.6元,贸易商利润较高,认价出粮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在需求跟进方面,面粉走货旺季不旺的态势明显,节后面粉走货的难度较高,这也限制了企业提价补库的积极性,因此,短期内,小麦市场震荡的格局或难以改善。
而在政策性小麦方面,目前,市场处于“空窗期”,虽然,此前官方发布了23/24年托市收购小麦的价格在1.18元/斤,相比去年上涨了0.01元,但是,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的消息却始终没有兑现,因此,部分机构认为,今年政策性小麦拍卖大致会处于延后的现象,而政策性小麦拍卖延期,无疑是对现在小麦市场的又一大利好,在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前,小麦市场支撑依然较强!

因此,个人认为,短期内,小麦价格仍以震荡为主,虽然,市场存在利好的支撑,但是,由于持粮主体有落袋而安的情绪,而面粉走货的压力不减,因此,价格缺乏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市场的焦点也多集中在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上,理论来看,政策性小麦拍卖前,价格仍有偏强运行的走势,对于持粮贸易商来说,现阶段下获利了结以及囤粮待涨操作均可,但是,切莫盲目追高!
粮价“大变脸”,玉米涨势“分化”,小麦震荡政策风险或显现!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