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补“锌”、大豆补“钼”,抗病又增产!

点击上方快速关注

锌肥对玉米的作用

锌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对作物生长素、酶、蛋白质的合成都起重要作用。在玉米生产上施用锌肥,能明显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病性,能防止秃尖和缺粒,促进玉米早熟,延缓叶片和茎秆的衰老,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亩增产8---15%。随着大量元素的不断增加,锌肥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必须的营养元素起到小肥大用的效果。

玉米是对锌较敏感的作物之一,由于氮、磷肥的大量施用,使玉米缺锌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

一、玉米缺锌症状:玉米对锌敏感,缺锌时植株丛生矮化,幼苗叶片出现白色条纹,出现“白化苗”,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可以观察到老龄叶片脉间失绿条纹,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严重时以棕褐色大条斑状枯死,生长受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

二、锌肥的科学使用方法:

1、作基肥施。 作基施锌肥以结合氮磷肥施用效果最好,不能撒在土壤表面,每亩用2斤,增产效果**;每两年使用一次。

2、叶面喷施。叶面喷锌肥在玉米苗期(6~8片叶)效果**,喷施浓度以0.2%的硫酸锌水溶液为宜,间隔10天左右喷施两次的平均增产率最高。

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需要锌元素也相应提高。另外,施磷量大会诱发玉米缺锌,因此玉米施用锌肥可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钼肥对大豆的作用

钼肥能促进根瘤的形成和生长,固氮量提高;对大豆氮素代谢有重要作用,可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大豆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增强大豆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因此,大豆施用钼肥能促进开花结荚,增加粒数、粒重,提高产量,一般可增产5—20%,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一、大豆缺钼的症状:叶片厚而皱,叶色发淡,并出现许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呈杯状,而且根上的根瘤数量少,根瘤也小,生长发育不良。

大豆缺钼根系对比

二、钼肥的施用方法: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品种是钼酸铵。它微黄色,易溶于水,含钼量54%。钼肥的施用方法

(1)作底肥。一般每亩用钼酸铵0.01~0.1公斤,与过磷酸钙混合成钼过磷酸钙,也可与钾肥、硼肥混合施用,效果都较好。

(2)种肥。钼肥价格昂贵,种肥是最常用的方法,而且做种肥省工、省肥、操作方便,效果好。种肥分拌种与浸种。拌种:每0.5公斤种子用1克钼酸铵,拌种时,先用热水(50℃)少量将钼肥溶解开,然后用冷水稀释至50克左右,边喷边搅拌种子。拌匀晾干后即可播种。浸种:用1000-2000倍的钼酸铵溶液浸种6-20小时,浸后晾干即可播种。

(3)叶面喷施。一般喷雾采用1000-2000倍浓度的钼酸铵溶液,在苗期或花前喷2~3次较好,每次相隔7~10天。豆科植物是需钼较多的作物,在开花结荚期是需钼的临界期,需在此期之前喷施。

(4)钼肥与磷肥配合施用。钼与磷有相互促进,增强肥效的作用。钼肥和磷肥配合使用,再配合氮肥更好。例如,每亩用钼酸铵15克、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配合,先将过磷酸钙加水75公斤搅拌放置过夜,第二天将沉渣滤去加入钼肥和尿素即可进行喷雾追施。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农民网】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