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被水淹,应该怎么办?这才是科学答案
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近期,黄淮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雨,降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短时降雨强,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甚至是特大暴雨,造成部分田间积水严重,形成涝灾,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怎么有效降低涝灾给玉米、花生、红薯等秋作物生产带来的损失?以下应对管理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玉米
(一)排除积水。雨后要立即排除田间积水,减少受淹时间,加速消除渍涝。积水排出后,要开挖沥水沟,降湿散墒。没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二)科学管理。及时施入速效氮肥,可亩施尿素10公斤,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有利于玉米快速吸收养分,恢复生长。
(三)防治病害。重点防范细菌性病害、褐斑病、叶斑病等,积水排出后,可用无人机喷施除脲·高氯氟、四氯虫酰胺、哒嗪硫磷等杀虫剂和吡唑醚菌酯、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防治病虫害。

二、花生
(一)及时排水。方法同上。
(二)清沟扶垄。起垄花生大雨后垄面易塌陷,不利于排水和花生果针入土。土壤散墒后,要及时清理垄沟中的淤土、杂草,培土扶垄,促进果针下扎和荚果膨大。春花生如果果针已入土或膨大,不要在花生垄上中耕,以免伤及果针和荚果。
(三)合理追肥。有滴灌条件的夏花生地块,可每亩滴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30公斤;一般花生田每亩叶面喷施1%尿素和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50公斤,连喷两次,防止脱肥早衰。也可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提高产量。

(四)防治病虫草害。渍涝加上田间高温高湿,容易引发白绢病、叶斑病、网斑病等叶部病害,可每亩用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5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隔10~15天喷1次,共喷2次。对于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可用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杀虫剂防治。
(五)合理控旺。高温多雨,光照不足,花生易旺长,对植株有徒长趋势、群体过早封垄的,可喷施调环酸钙、烯效唑、多效唑等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化学调控。
对于遭受严重毁损已无法挽救或受灾较重短期内无法恢复的地块,应及时清表整地、消毒。可及时改种青贮或鲜食玉米,早熟或鲜食大豆,绿豆、红豆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改种胡萝卜、水萝卜、小白菜、空心菜、小白菜等速生叶菜,既能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又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