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要退出校园了!营养专家眼中的这些“金牌零食”,家长快备起
在即将到来的4月份
新颁布的一项规定对
孩子们的影响可谓极大
因为
学校的小卖部可能没了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日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看到消息的时候,小康妹儿还是觉得有点惋惜的,毕竟小卖部可是学生时代的回忆啊。
但家长们可是拍手称快。学校周边食品问题看似小事,却关乎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毕竟周边的饮食卫生状况实在是太令人担心了。
孩子要少吃这些零食
卫生状况堪忧的辣条
辣条是小学门口小卖店里的热销商品,很多孩子说自己一天能吃2包,甚至三四包。

图片来源:2019央视3·15晚会
然而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清背后令人堪忧的卫生状况——生产车间里弥漫着浓重刺鼻的味道,盛放食品的器具都覆盖着厚厚的污垢……在配料车间里,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大大小小十几种添加剂摆放在地上,等待被掺入辣条中……
孩子每天被如此肮脏、危险又不健康的食物包围,家长怎能不担心呢?

图片来源:2019央视3·15晚会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郭晓薇说:一包小小的辣条里,含盐量高达11克,而成人一天的食盐摄入量才6克,吃一包辣条,相当于孩子把两天的盐都吃了。
吃这些为了够甜、够咸而大量使用糖和盐来刺激和提高口感的食物,是极易导致肥胖等诸多健康问题。
会吃出病的烤肠
除了辣条,还有一种孩子爱吃的零食家长们也要注意,它就是:烤肠!

虽然看着味美,闻着也很香,但是,孩子们一口口吃进肚子里的,根本就不是“肉”,是肥油、添加剂、细菌和致癌物!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降低成本,这些烤肠里的肉根本不是所谓的鸡肉、猪肉,而是一些废弃不用的鸡皮、鸭皮或猪肥膘肉,更有甚者用狐狸肉、貂肉等,一根成本不过三五毛钱。
更可怕的是,一些制肠黑作坊为了让这些肉颜色亮、肉质香、有弹性、能保质,成袋倒进超标的各种添加剂,国家标准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好吃是第一。

太可怕了!黑心商家,根本不吃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有些烤肠基本是全生或半熟制品,简单密封处理,基本没有杀菌过程,孩子一口咬下去,可能几十种细菌就下肚了,轻则拉肚子、肠胃炎,重则脑膜炎、肾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家长们,买烤肠,千万别图便宜,一定要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才好,就算孩子再想吃这种路边廉价烤肠,也要狠心一点拒绝!
零食添加剂量多的食品

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9座城市的中小学、近2万名儿童参与的调查报告显示——
有9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这项报告还显示了,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超过3瓶(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零食问题必须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其实零食也并非都不好,有些零食要敬而远之,有些健康小零食则可适量吃。
营养专家眼中的“金牌零食”!
营养专家给我们推荐了他们心中的健康零食,家长们快记下来吧~

·可经常食用的9种零食: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
·可每周食用2~3次的零食: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
·只能偶尔吃的零食: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
·最好不吃的零食: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等。
对营养需求大、胃容量又比较小的孩子来说,零食也可以当做是一种营养的补充;如果孩子进食欲望小,运动量小,也要适当减少零食的供给,以免出现肥胖。

家长们挑零食的时候
不妨也带上孩子吧
顺便科普一波零食的选择方法
内容来源: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