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推广正当时?我国全年对巴西玉米进口有望达千万吨

关注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动态。

昨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品种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及相关信息的公示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首次就主粮的转基因商业化种植迈出实质性步伐。

接下来我国将从供应市场来看看我国当前大豆和玉米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看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是不是到了非种不可的境地。

首先我们来看下大豆进口市场。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对于我国的大豆进口并不陌生,作为我国粮食进口中数量最大的主粮品种,每年进口规模接近1亿吨,今年还有望再创新高,但只有极少数人了解进口数量背后的局面。

从全球范围来看,巴西、美国、阿根廷和中国是全球四大大豆生产国,但相互之间的产量差异巨大,其中巴西大豆产量约为1.5亿吨,美国1亿吨,阿根廷约为4800万吨,到了中国则进一步下降至2000万吨左右。

由于全球大豆种植的高度集中,也导致巴西和美国两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约80%的大豆出口市场,这对于我国每年近1亿吨的大豆进口规模来讲,除了巴西和美国,大豆进口选择余地极低。

因此,因此我们从2008年就提出了多元化的采购策略,以保障国内供应的安全,但截至目前,美国和巴西大豆进口总量依旧占我国大豆进口总规模的90%以上。

接下来我们再看玉米市场。

相较于大豆市场,玉米进口数量相对偏低,基本是以国产玉米为主,近3年最高年度进口量约为2800万吨,今年预计进口规模会在2200万吨,进口数量仅占我国玉米消费量的6%左右。

当然,比例偏低并不代表绝对数量不高。目前全球范围内玉米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国家不超过12个,因此玉米的进口也是严重依赖1-2个国家。

而且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规模不高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谷物替代。

据非官方数据显示,近3年每年用在饲料领域替代玉米的小麦数量不低于3000万吨,这也导致这两年小麦价格在食品需求未有大变动的背景下,价格不断走出历史新高,最高突破1.7元。

除了小麦外,近年重启的稻谷定向拍卖也大约有2500万吨流入饲料市场替代玉米。

第三,如果我们不进口玉米和大豆会怎样?

从大豆市场而言,大豆用途主要在饲料,正是因为大豆的大量进口,才满足了我国当前的肉蛋奶消费。如果不进口大豆,一般的口粮消费不会受到影响,但肉蛋奶消费势必面临严重短缺。

当然,按照目前的大豆单产水平,即便我们大范围推广转基因种植,也很难从根本上扭转耕地资源问题。

据每日粮油收集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约为国产大豆产量的6倍左右,如果完全国内生产,大约需求新增耕地面积7亿亩,占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38%。

从玉米市场来看,按照上述我们推算的数据,玉米年度缺口目前约为7000万吨左右,约占我国玉米产量的27%。

按照目前我国约6亿亩的种植面积计算,单产若能整体提升10%,则可新增玉米供应3000万吨左右,这对于玉米的供需缺口有极大的补充作用。

而从玉米的用途来看,玉米除了约60%的饲料用途外,另有30%的工业用途,被广泛用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体系组成部分。

第四,今年四季度大豆和玉米进口情况如何?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9月我国大豆进口规模已经达到7780万吨,预计全年进口规模有望达到1.0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进口主要来源国依旧是巴西和美国。

在玉米方面,1-8月进口总量为1491万吨。而从专业机构JCI提供的数据来看,自去年我国批准巴西对华出口玉米以来,巴西对我国玉米出口规模急速上涨。

截至10月17日统计,6月以来共有79船超过534万吨巴西玉米对华装卸完毕,根据码头排船情况来看,还有至少还有超过280万吨巴西玉米计划运往中国。全年来华的巴西玉米规模将超过1000万吨。

考虑到美国和乌克兰的对华出口,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口玉米月平均到货量可达到150万吨,替代品方面每月高粱和大麦合计到货量可能也将逼近100万吨。

此外,另有贸易数据显示,由于国内小麦价格呈现上行态势,自10月份以来我国还重启了对美国小麦的进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签订了约40万吨的美国小麦采购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