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上市话玉米:美国成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

又到了一年的秋收季,按照我国的粮食产量统计规则,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左右,而玉米作为秋粮的第一大品种,其产量约占整个秋粮作物产量的一半左右。

当我们吃不饱饭的时候,玉米作为粗粮,是一种救命粮,能让我们不那么饥饿。而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玉米的用途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玉米被用作饲料,这几年在碳中和、能源替代等概念下,玉米还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原料。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玉米产量中,约有6成被用在养殖业,给人们提供肉蛋奶等食物,还有约3成,则被用作工业用粮,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一粒小小的玉米,正散发着财富的光芒,其价格也从几毛钱,上涨至当前的一元以上——翻阅近二十年的粮食调控政策,你会发现,作为产量上亿吨的三大主粮之一,玉米是其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品种,大部分时间里,其价格的上涨都来自于市场的需求推动。

根据我国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玉米进口数量为323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占到当月进口总量的90%。

我们从今年每月的进口数据分析发现,在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玉米进口占比还仅为50%左右,但到了三季度之后,美国玉米进口占比开始大幅度攀升。而此前曾一度占据我国玉米进口主力位置的乌克兰玉米,占比开始大幅度下滑。

如果我们站到全球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话,会有另一个解读。

乌克兰玉米占比下降,并非是进口乌克兰玉米数量出现了大幅下滑,更主要的是因为随着我国玉米进口数量的攀升,乌克兰出口数量难以满足我们的需求,造成比重被动下降。

以2019年我国玉米进口市场为例,当年乌克兰玉米进口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80%左右,但当年我国玉米的总进口量仅为480万吨。而现在,我们进口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吨的级别,但乌克兰可供出口的玉米并没有出现增长。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玉米需求的快速发展,国内玉米产量已经出现产不足需的趋势,至2020年,此前国家存储的库存玉米被消耗一空,而且当年还进口了1130万吨的玉米。

而今年1-8月,我国的玉米进口总量已经达到了2140万吨,这些数字都在不断地冲刷着我国粮食进口记录。

当然,以上还仅仅是玉米本身的进口数据,从行业的角度,进口高粱、大麦、木薯等也是玉米的替代品,甚至包括玉米粉,正是这些农产品的进口,使得我们对玉米的进口依赖度有所下降。

从每日粮油掌握的数据来看,近几年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年度进口量总体维持在2500万吨左右,今年全年可能会达到4500万吨左右的规模。

粮食消费越来越偏向于饲料化、工业化,是未来我国粮食供应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饲料的整体情况来看,有机构认为饲料用粮占到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已经从20%上升到40%,也有预测到2025年的话会达到42%,2030年会达到46.5%,这个数量是在不断上升的。

如果再加上工业用粮,整个粮食消费中,直接的食用消费比重已经不足50%——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趋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今年全球粮价普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饲料中寻找小麦、大米作为替代,以日本为例,其7月份日本动物饲料中的玉米用量降至47.2%,而美国农业部则预计,2020/21年度前八个月日本饲料生产中的大米用量同比增加20%。

当粮食需求偏向饲料化、工业化时,或许我们的粮食安全思维也需要做些调整,以便寻求到更好的粮食安全解决方案。

注:本文为每日粮油新观察系列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引用解读。文中相关数据表格仅供参考,如有引用请注明来源,具体数据请以官方公布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