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真好的夏玉米品种:“12项排除法”一用就灵,利于你鹤立鸡群
很多种子经销商“卖什么品种,就说什么好”,不管是不是真的好。
很多种子经销商是“贪婪且愚昧的”,观摩春播地块,预定夏播种子,吃吃喝喝,看看表演,喊喊“传销一样”的口号,就确定了“下一年要卖什么种子”。
很多种业公司就是专门“做经销商的生意”,拿捏住经销商——甚至把经销商“当韭菜”,一茬不行,再换一茬。
例如: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的高温热害,一些农资店被因为高温热害的种植户堵门,有的一直一蹶不振,有的在哪个时候就“关门”不干这一行了。
但是,2024年依然很多玉米品种不耐高温,又有一茬种子经销商沦为“牺牲品”——种业公司的种子可以换一个“没有出事的地方”继续推销,可是,区域化的种子代理商、零售商“声誉坏了”,基本上就翻不了身了(没有新的客户和新的区域)。
因此,种子代理商、种子经销商不应该成为“贪嘴的鱼儿”,而应该和种植户站在同一个立场,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就不要把某一个品种的销售量做成“野草的疯狂”——因为,某一个玉米品种,在某一年表现不赖,不代表下一年表现好。
任何一个夏玉米品种,至少要经历5年的“循序渐进”的扩大面积(种植户主动成为“回头客”而找某一个品种,而不是“填鸭式推销”的忽悠):茎腐病、穗腐病、锈病、瘤黑粉病、苞叶发霉、倒伏、倒折、干旱、雨涝、授粉期高温或阴雨连绵、蚜虫敏感等等,某一个品种都经历过吗?某一个品种是不是真的“过关”呢?!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2024年对比近4000个玉米品种——第一年测试的品种只种1行或两三行,上一年“幸存下来的品种”种植6行(长度5米至10米),特别优秀的或者经历3年考验的品种进入“三足鼎立”混合种植大田示范(抗性互补+授粉互补+根系互补),夏播全部统一施肥:每亩30公斤,表现好的至少都是“根系发达”的品种。
共分春夏6个播期对比,采取“12项排除法”(包括但不限于这12项),当前没有被排除的品种仅仅占0.3%(你们2024年“出事的玉米品种”,很多都是我们在2021年、2022年早就排除掉的)。

以下,是我们的玉米品种筛选经验(按照玉米生育进程排列):
1)不抗旱的。

2)花期不协调的(包括雄穗没有花粉的,以及雄穗异常的)——警惕夏玉米育种美系基因占比约77%。


3)苞叶短的(果穗“露顶”比较严重)。

4)锥形穗的——有限花序品种的一种类型(果穗顶部带有“避雷针”),不具备“边行优势”和籽粒品质较差是最大的缺陷(部分品种“苞叶发霉”严重),同样的棒槌重量,单株籽粒重量是:锥形穗封顶品种<短筒型封顶品种<长筒型封顶品种。不同于有“特有秃尖习性”的无限花序品种:短筒型(小穗密植)和长筒型(大棒稀植)。附图是2021年淘汰的某锥形穗品种(锈病茎腐病加穗腐)和表现极好的筒型穗品种对比。


请注意:任何玉米品种,玉米单株增产潜力(棒槌可以变大)30%至50%以上为好——具有自身的“补偿作用”和“调节作用”。

5)缺粒的(授粉期不耐高温或不耐阴雨)。
6)瘤黑粉病敏感的——干旱时叶片上有病症,或者99%都没有发病而某些品种有病症。该类品种在瘤黑粉病爆发年份将是“满地瘤黑粉”。
7)蚜虫敏感的——99%的品种没有时,某些品种发生。
8)不抗茎腐病的——审定的【高抗茎腐病】仅仅是一种镰孢菌茎腐病抗性,其它几种茎腐病需要田间对比(必须有较多的品种发生茎腐病才算得到验证)。请注意:茎腐病病菌会在土壤中多年留存,属于对玉米减产风险最大的“魔”(高温热害仅仅算是“妖”)。



9)不抗穗腐的。
10)苞叶发霉严重的。

11)粉质粮,籽粒苍白的——或者审定的淀粉含量高于72%,或者审定的容重低于800克/升,都要从其它方面进行“更加苛刻的要求”才行。
12)茎秆韧性不好的(多个时期测试对比)。
夏玉米品种抗锈现在已经成为“标配”,不用特别强调。
在以上12条的基础上,最后在秋季日均温度16℃时(小麦播种的**温度是“日均温度14℃”)保持【绿、白、黄“三字经”】的品种,至少可以增产20%(见山东农大的科研截图)——利于“节水节肥”每一年每亩增产几百斤(见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资料图)。


一、茎叶青绿:证明了高抗4种茎腐病和锈病。
二、苞叶白净:证明了抗叶斑病、抗“苞叶发霉”,利于增产(苞叶本身也进行很大比例的光合作用)。
三、果穗金黄:证明了抗穗腐、籽粒品种上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