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玉米对畜禽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玉米在收获或者晾晒期间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玉米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
玉米霉菌毒素可简单分为田间霉菌产和储藏霉菌产两类,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T-2毒素均属于田间霉菌类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和赭曲毒素属于储藏霉菌毒素。
这些霉菌毒素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强,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所以简单的处理加工及烹饪很难消除霉菌毒素对畜禽和人类的危害。
特别是畜禽,玉米是组成日粮的主要原料,长期饲喂含有霉变玉米的日粮时,霉菌毒素会在畜禽肌肉组织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有害物质的残留远比药物残留危害严重得多。
最近检测的饲料原料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达到100%,个别饲料超标准2-3倍。
(今年受灾区域的玉米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 各饲料厂和养殖场要注重毒素的检测和防控 做到精准的防控,建议仅针对有少量轻度霉变玉米时,可通过稀释、清洗、脱毒等方法处理后使用。
而对霉变较为严重的玉米应集中收购,专仓储存,及时送质检机构检测。经检验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只能作为工业用粮定向销售,不得用于食粮和饲料加工,霉变严重的必须销毁不得使用。
蛋鸡养殖中危害较大的几种玉米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B1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急性肝脏损伤。还可导致孵化率降低,产蛋下降,需要几星期恢复,蛋变小、卵黄重量减少。引起免疫抑制,诱发球虫病、马立克氏病、沙门氏菌病等。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危害生殖道,并具有类雌激素作用,部分鸡只表现为“假母鸡”。病变为卵巢肿胀、输卵管损伤。同时导致蛋比重、蛋壳厚度下降、色素沉积变差等。
T-2毒素主要侵害鸡只口腔黏膜,造成腐蚀性和渗出性损害。表现为口腔溃疡、唾液腺及粘液腺发生鳞片状组织变形,鸡产蛋下降,薄壳蛋增多。
呕吐毒素主要在动物胃肠道部位被吸收,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内呕吐毒素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及器官,因此饲料中的DON常表现为肠毒性,造成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打破微生态平衡。
发现家禽出现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伴随吐水、排出黑便情况,解剖后发现肝脏及肠道出现出血、坏死等情况,我们要就考虑是否是由呕吐毒素诱发的相关疾病。
伏马毒素主要对呼吸道造成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急促。有的还表现出嗜睡、食欲废绝、消瘦、渴欲增加和发热,后期腹泻。剖检感染的雏鸡可见肺、气囊上有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小结。
赭曲霉毒素主要对肾脏造成损伤,表现为肾脏器官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免疫抑制,早期胚胎死亡、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及胚胎畸形率增加,腹泻,体重降低等。
轻度污染玉米的处理措施
玉米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严重,通过改善仓储条件可以有效控制储藏类霉菌毒素对玉米的污染。
但田间类霉菌毒素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加大检测范围和精度,挑出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玉米销毁或改为工业用途。
对少量轻度污染的玉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后使用:
1,稀释后使用
少量轻度霉变玉米可以分多次逐步掺入正常玉米中使用。
2,物理吸附
使用能够吸附并捕获霉菌毒素分子的矿物质,如硅铝酸盐、活性炭、硅藻土、沸石、膨润土,甘露聚糖等。
3,降解毒素
通过添加一对一的降解酶,对饲料毒素进行有效降解并排出,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4,胆汁酸
清除血液内毒素,提升肝胆活力,提升肝脏功能。
5,补充营养素
补加氨基酸和维生素:肝脏能够净化被动物吸收的霉菌毒素, 此净化的过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组成,因而额外添加蛋氨酸可以减少对动物生长和其它性能产生的不利作用。
充分补充维生素 A、D、E、K、叶酸、有机硒等以缓解中毒效应。或使用有机酸类添加剂,产酶产酸能力强的有益菌也有助于缓解霉菌毒素的毒性。
霉变玉米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伏马毒素等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 严重影响了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
因此,广大养殖户一定要加强玉米饲料的收获、贮存和加工环节,玉米饲料含水量的控制及加强仓储的管理,避免玉米饲料发霉,尽量减少损失。
降解饲料毒素
解毒排毒保肝
请选用霉清+肝复康组合方案

霉清+肝复康
春节钜惠,
原价1950一组 ,
春节期间交200预定金
享受1200元成本价锁定优惠,
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发货!
优惠活动,
截止到正月初八,
早定早得,库存有限
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几分钟内获得订单-壹

几分钟内获得订单-贰

几分钟内获得订单-叁

还有很多......
霉清一件40袋,一袋500克,
一天一袋或者配一吨饲料,连用20天,再用5天肝复康,
下个月还是这样用
一万鸡
两个月正好40袋霉清,10袋肝复康
优惠活动
等于买了霉清,白拿肝复康